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大论配享书

标题包含
跋大论配享书
覆羔真得皂囊书,锦不元来胜石渠。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名字]先生: 已收到您的亲笔信,纸张精美犹如锦缎,但价值并不比石头所制的书写工具更高。 珍贵的礼物是您的墨宝和书法,并不需要昂贵的玉带和金鱼来衬托。 顺祝身体健康! 谦上
去完善
释义
覆:改正, 翻转。 羔:指羔羊皮,是古代的一种珍贵物品。 真:真实,确切。 得:获得, 得到。 皂囊书:又称“皂囊”,古时候官吏上朝奏事所用的袋子,黑色,后来泛指官员的密封文书。 锦:比喻文采绮丽。 不元:无日, 不知时日。 来:表示时间、距离或数量的不确定。 胜:超过, 胜过。 石渠:指汉代的石渠阁, 是皇家图书室。 但:只要, 只要肯。 宝:珍视, 珍视。 银钩:毛笔的别称,代指书法。 铁画: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何须:不必要, 不必。 玉带:高级官员佩戴的腰带。 金鱼:金质鱼符,唐、宋时高官所佩的信符,用以证明身份。
去完善
赏析
《跋大论配享书》这首诗歌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长孺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诗人通过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和成就的反思,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覆羔真得皂囊书,锦不元来胜石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这里,“覆羔”是指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即复试。“皂囊书”是指用黑色丝绸制作的信封,通常用于传递重要的书信或文件。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知识道路上不断求索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锦不元来胜石渠”的表达,传达了对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知识探索的重视。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成就的独特看法。在这里,“银钩”和“铁画”都是指书法作品,前者形容笔画流畅,后者形容笔画刚劲有力。诗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外在的名利地位,而是内在的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这种观点反映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大论配享书》是南宋诗人杨长孺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北方沦陷于金人手中,国土分割,民生疾苦。而杨长孺本人也是一生漂泊不定,仕宦生涯颇有波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杨长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曾担任江西漕试、南安司理参军等职。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在嘉定年间,杨长孺因受权臣史弥远的排挤,被迫离开临安,到福建泉州任职。期间,他目睹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感痛心。 嘉定十四年,杨长孺在翻阅《大论配享书》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跋大论配享书》。诗中,他以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忠诚贤能之人的赞美和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