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兰亭考

标题包含
跋兰亭考
石更青白故兼新,字看由中总是真。 毕子一生三百纸,楼公四句几千春。 从来考古难题处,直到名流下笔亲。 奄有山阴多宝藏,草庵外面更无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青涩而苍白却依然显得新鲜,字迹一看就知道很真实。毕公写完一生的作品有三百张纸,楼公的四个诗句经历了几千年岁月。在考古方面一直都有难题存在,但到名家亲自提笔时就有新的突破。整个山阴地带都是丰富资源,而在那些草屋之外更是没有人烟。
去完善
释义
《跋兰亭考》: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长孺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进行评论的作品。全诗通过对比新旧、真伪、笔墨数量等方面来赞美王羲之的字迹,同时也表示对这些珍贵收藏品的保护责任。 1. 石更青白故兼新:这句是说石头经过时间的洗刷变得更加青白。“故”指的是原来的颜色,“兼新”则是说石头的颜色在时间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 2. 字看由中总是真:这是诗人对于《兰亭序》字迹真实性的肯定。“字看由中”表明诗人在仔细观看书法作品,“总是真”则表示他对王羲之书法的崇敬之情。 3. 毕子一生三百纸:这句是说王羲之在一生中创作了三百多张书法作品。"毕子"即指王羲之,"三百纸"则是对他作品数量的描述。 4. 楼公四句几千春:这句是指唐朝诗人杜甫的《赠李白》一诗中的两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楼公四句"即指这两句诗,"几千春"表示这种饮酒作诗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5. 从来考古难题处:这句表达出从古代到现在,探究《兰亭序》的真伪都是个艰巨的任务。"从来"表示从古至今,"考古"是指出土文物和历史研究,"难题处"即指对《兰亭序》的研究工作充满挑战。 6. 直到名流下笔亲:这句是说直到如今,还有许多著名文人亲自书写这些诗句。"下笔亲"就是亲自挥毫书写的意思。 7. 奄有山阴多宝藏:这句是说绍兴(山阴是绍兴的古称)拥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收藏。"奄有"在此意为全部拥有,"山阴"为绍兴市的古称,"多宝藏"即指丰富的文物资源。 8. 草庵外面更无人:这句表示王羲之的遗迹在野外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和保护。"草庵"意指简陋的住所或寺庙,"更无人"则强调这些遗址被忽视的状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跋兰亭考”,作者是明朝的杨长孺。诗中的内容是围绕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开的。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兰亭序》的真伪、流传和后世的研究都有深刻的理解。 首联“石更青白故兼新,字看由中总是真”,这两句是作者对《兰亭序》真迹的评价。他认为虽然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有些磨损,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见,因此可以判断这确实是真迹。 颔联“毕子一生三百纸,楼公四句几千春”,这两句是对《兰亭序》作者王羲之和其作品的赞美。王羲之作为书法家,其一生创作了无数作品,而《兰亭序》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之一。同时,他还引用了楼钥的四句诗来表达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 颈联“从来考古难题处,直到名流下笔亲”,这两句是对《兰亭序》真伪问题的讨论。自古以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议,但在作者的眼中,这些争议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他相信,只有真正的名家才能洞悉其中的真相。 尾联“奄有山阴多宝藏,草庵外面更无人”,这两句是对《兰亭序》收藏环境的描绘。作者认为,王羲之的山阴故居充满了丰富的艺术宝藏,而在这些宝藏之中,《兰亭序》无疑是其中最珍贵的。同时,他还描绘了草庵外面的宁静氛围,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兰亭序》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兰亭考》是宋代诗人杨长孺的一首描绘兰亭美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即公元960-1279年。在宋哲宗、宋徽宗时期,诗人在宫廷任职,身处繁华盛世,却因向往自然和文人墨客的雅集而创作了此诗。 该时间段内,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大家先后活跃于文坛,使得诗歌创作达到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杨长孺作为一名官员,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并对古代名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间段内,兰亭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举行兰亭集会的场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下。在这次集会中,王羲之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杨长孺通过游览兰亭,感受到了古人曲水流觞的雅致,于是创作了这首《跋兰亭考》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