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蕊花

标题包含
王蕊花
才入平园便有声,唐昌观里久知名。 已堆玉琖分金粟,更插银花小翠罂。 萝蔓春风藤薜长,山矾香气晋齐盟。 世间百卉应无恨,不遇王公枉一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进这座美丽的花园,便能听见各种声响,这里早已在唐朝时期就已闻名遐迩。 这里已经堆满了如玉般的花朵,还有一些金色的小麦和银色的花朵点缀其中。春天里的藤蔓和薛荔都在蓬勃生长,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在这座花园中,所有的花儿都应该没有遗憾,因为没有遇到王公贵族的话,它们就白费了一生。
去完善
释义
1. 平园:指园林或花园,此处是成都浣花溪一带的风景胜地。 2. 唐昌观:唐朝时期的一个道观,位于长安城西部,靠近皇家园林。 3. 玉盏:玉制的酒杯,此处用来比喻花瓣。 4. 金粟:即桂花,又称“木樨”。 5. 银花:指白色的花朵。 6. 小翠罂:一种小型的瓷瓶。 7. 萝蔓:藤蔓植物名,此处指常春藤。 8. 藤薜:藤本植物,又名藤萝。 9. 山矾:灌木或小乔木,叶为黄色,可制作香料。 10. 晋齐盟:古代诸侯之间的结盟,此处用于比喻山矾的香气传播广远。 11. 百卉:各种花卉。 12. 王公:泛指达官显贵。
去完善
赏析
《王蕊花》这首诗描绘了王蕊花的独特魅力和美丽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王蕊花在花园中的声望,然后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王蕊花的形态、颜色和香味。接下来,诗人用比喻表达了王蕊花与其他花卉的对比,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后,诗人以赞美王蕊花结束全诗,表达出对王蕊花的热爱和尊敬。整首诗通过对王蕊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长孺的《王蕊花》创作于明朝末年,正是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繁,诗人怀着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讽刺时弊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杨长孺本人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获得成功。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官僚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也对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的前途感到忧虑。他的这种情感在《王蕊花》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首诗以王蕊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批判。"花开时节动京城",描绘了王蕊花的美丽和繁盛,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然而"只恨无多绿叶扶",则揭示了国家现实的虚弱和不稳定。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