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客

标题包含
送客
迟迟送客过前溪,脱木风高日易低。 寂寞归来理残菊,野禽啼在竹篱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慢慢送别客人过了前边的溪流,树木凋零寒风凛冽太阳很快落山。 孤独地回来整理枯萎的菊花,野鸟在竹篱边发出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迟迟:形容行动迟缓或心情犹豫。 2. 前溪:指前面的溪流。 3. 脱木:亦作“脱戍”。古代制作甲胄的工艺之一。谓用木制的模型来加粗皮革以制造胸甲和背甲。 4. 风高:风向明显。这里指风力较强。 5. 日易低:太阳容易落下,指时间接近傍晚。 6. 寂寞:孤独无依。 7. 理残菊:照顾、整理凋谢的菊花。 8. 野禽:生活在乡村或者荒野的鸟类。 9. 啼在竹篱西:指野禽在竹篱西边鸣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客”为主题,展现了一幅秋日离别图。诗人以“迟迟送客过前溪”开篇,通过描绘送客场景,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其中,“迟迟”一词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而“前溪”则暗示了别离的地点。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自然环境来表现离别的氛围:“脱木风高日易低。”这里的“脱木”意指落叶树,秋天来临,树木纷纷凋落,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风高日易低”则传达了秋风呼啸、夕阳西下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气氛。 诗歌的后两句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和归去的景物:“寂寞归来理残菊,野禽啼在竹篱西。”诗人用“寂寞”一词表达了自己送别客人后的孤独感,而归来的景致中,他看到了残留的菊花,这些菊花虽然已经凋零,但仍然散发出顽强的生命气息;同时,诗人还听到了竹篱西侧的野禽啼鸣,这一声声的啼鸣似乎是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总的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刻画,传达了诗人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客》是唐代诗人释元肇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朝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逐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在这个时期活跃。 释元肇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他的诗才横溢,但其生平事迹却鲜为人知。据传,他在唐玄宗时期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送客》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佛教和道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释元肇作为一位高僧,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禅意。此外,这个时期的士人阶层崇尚文学修养,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可以从《送客》这首诗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