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月照静居唯捣药,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体虽病却信念坚定,静坐修禅寄托深情。月光洒向独居之处,只听见捣药的声音。幸亏在空门之中得以领悟人生真谛,否则万千烦恼将纷至沓来。
去完善
释义
病身:患病的身体。
宴坐:僧人静坐默思。
空门:佛教用语,指佛教教义或佛寺。
气味:指佛教的教义道理。
去完善
赏析
《病中书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抒发了病中的愁绪和深沉的道家思想。本词通过描绘病中情景,反映出作者在疾病困苦中对道家思想的坚守与执着。
"病身坚固道情深",开篇便点明了诗人的主题——病中的道情。"坚固"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疾病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而"道情深"则强调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切体验和感悟。
"宴坐清香思自任",描述了诗人在病中所处的静谧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状态。"宴坐"即安闲地静坐,表现出诗人对待病痛的态度。"清香"则象征着诗人追求清静、宁静的心灵境界。"思自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思绪的把握与控制,表现其内心的稳重与宁静。
"月照静居唯捣药",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即月光照耀下的静居。"捣药"暗含诗人的病痛需要药物的缓解。这句话体现了诗人身处寂静的居住环境,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仍能坚定信念,保持着冷静的心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依赖。"空门"指的是佛家观念中的解脱之道,“气味”则指某种信仰的力量。诗人认为只有依赖佛家的教诲,才能驱散心中的烦恼,否则他将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
总的来说,本词通过描绘病中的场景,展示了诗人病中的孤独、痛苦和对道家信仰的坚守,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依赖和对心灵慰藉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书事》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李煜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68年,正值南唐灭亡的前一年,当时的李煜已经成为北宋的俘虏,生活困顿、健康状况堪忧。
在创作这首词时,李煜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此前,他曾是南唐的国君,尽管在位期间政治无能,但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才华,他致力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发展,使得南唐文化繁荣一时。然而,随着宋军的步步紧逼,南唐日渐衰败,最终灭亡。李煜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一时期的李煜心境极为复杂,既有对故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在这首词中,他以病中书事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如“燕子楼空”、“锁窗疏雨”等景象,展现了北宋初年的历史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