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渔舟
秋水秋空一样明,柳阴不系小舟轻。玉堂金马非吾梦,月色芦花同醉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水面与天空同样明亮清澈,柳荫下的小舟轻轻漂浮并不系泊。荣华富贵并非我的梦想,只希望在月色与芦花之间一同沉醉和觉醒。
去完善
释义
《题画 渔舟》: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超脱世俗的清高之志。
1. 秋水:指清澈的河水或湖泊,这里象征平静宁静的环境。
2. 柳阴:柳树下的阴影,这里用来形容河岸边的环境。
3. 玉堂金马:唐代杜甫诗“晓入朱次府,尝随白玉堂”,这里借指荣华富贵的生活。
4. 月色芦花:月色下映衬的芦花,体现了作者的孤高与淡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画 渔舟》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卷,展现了作者张玉娘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首句“秋水秋空一样明”以清澈的秋水、明亮的秋空映衬出画面的开阔与明亮,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氛围。接着,“柳阴不系小舟轻”描绘了柳荫下的小舟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表现出作者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第三句“玉堂金马非吾梦”则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困的襟怀。最后一句“月色芦花同醉醒”将画面中的月色、芦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缥缈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实现了精神的超脱与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画 渔舟》是南宋诗人张玉娘在闲暇时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意境优美,借景抒情,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脱俗的审美情趣。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相对安定。然而,北方的金国时常侵犯边境,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这个背景下,张玉娘作为一位女性文人,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她在作品中通过对渔舟这一常见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整首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