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精山

标题包含
金精山
散策深寻紫翠边,雨余林密意苍然。 玄崖拥路奇千叠,邃洞扃抽自一天。 殿古尚存唐岁月,地灵疑带汉风烟。 斜阳欲趁归樵路,倚杖更听云外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步探寻绿荫深处,雨后丛林更显深沉。 险峻山道层叠蜿蜒,幽深洞穴源自天地。 古老宫殿留存着唐朝的历史,这地方似乎还带着汉朝的气息。 夕阳西下,沿着归樵小路前行,倚着竹杖,倾听那远方的泉水之声。
去完善
释义
1. 散策:漫无目的的闲逛。 2. 紫翠:形容青山绿水的美景。 3. 雨余:雨后。 4. 玄崖:高峻的山崖。 5. 邃洞:幽深的洞穴。 6. 扃抽:关闭、封闭。 7. 唐岁月:指唐朝时期的历史岁月。 8. 汉风烟:汉代的风土人情。 9. 斜阳:傍晚的阳光。 10. 归樵:回家的路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金精山的所见所感。首联描述了诗人在雨后深入山林探寻的情景,尾联则表现出了诗人听泉声、赏景色的悠然自得。其中,颔联和颈联通过描写悬崖、幽洞、古殿等景观,突出了金精山的独特风貌与历史底蕴。整首诗风格雄浑壮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向往这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神奇之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精山》是宋代诗人曾原一的佳作,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之美。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闻名于世。该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时期,即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繁荣,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曾原一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得以抒发。 在人生际遇方面,曾原一曾任礼部侍郎等职,一生为官清正,但晚年因政治风波受到排挤,离职回乡。这段经历使他更加珍视自然美景,从而创作出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 《金精山》中的“金精”一词,源于道教传说。相传庐山有九座山峰,分别是“九天三景”,其中金精峰为最高峰。在这首诗中,曾原一通过对金精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