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歌咏苏云卿
东湖湖面波渺弥,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
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牋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夸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湖碧波荡漾,岸上的春天土地肥沃。
先生在月光下挥锄劳作,种植的蔬菜如今已成畦。
茅屋四周环绕着四壁,不愿意被世人知晓。
天地间一片宁静,隔绝红尘纷扰。
故友张良已去世多年,但我们的友情仍在江湖留存。
江西使者带来了马队,作为问字之人来到门前。
一百两黄金和一封信函,感谢春风吹入茅屋。
你是我的使者,见到你让我换上粗布衣服。
故友之情重于泰山,请你明日再来。
明天打开门发现你不在,黄金不会动,信也不会开。
使者拿着信叹息了三次,直接把信送到了黄门旁边。
翩翩的身影驾鹤而去,只向湖山寻访行踪。
过去桐江的严子陵,也曾得到过故友的真心赞扬。
草鞋踏过京城的道路,太史惊讶地称赞他是说客之星。
先生收到信后就离去,没有回头看这片湖水。
梦见守寡的妇女剪发,也有年老的女子深居闺中。
去完善
释义
1. 东湖:地名,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2. 鉏云:指在田里耕种。
3. 蔬甲:指蔬菜。
4. 把茅:指居住于简陋的茅屋。
5. 萧萧:指寂静无声的样子。
6. 四壁:指四周墙壁,表示住处简陋。
7. 清夷:指世道清平。
8. 寸心:指心。
9. 杳渺:形容遥远或模糊。
10. 黄尘:尘土飞扬,比喻纷乱的现实世界。
11. 子房:张良的字。
12. 漕:指转运粮食等物资的水道运输。
13. 驺骑:指官员出行时的随从骑兵。
14. 敲门问字:指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问题。
15. 黄金百镒:指大量黄金。
16. 笺:指书信。
17. 多谢:表示感谢。
18. 樵服:指砍柴人的衣服。
19. 故人与我情重哉:这句意思是“我们的交情非常深厚”。
20. 封书:指密封书信。
21. 黄扉:指朝廷。
22.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23. 鹤驭:指神仙乘鹤离去。
24. 云冥冥:指天空阴暗。
25. 桐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26. 严子陵:即东汉高士严光。
27. 芒鞋:一种草鞋。
28. 京华:指京城。
29. 太史:官职名,指朝廷任命的史官。
30. 说客星:指谈论起事的人。
31. 得书:指接到书信。
32. 掉头去:指坚决离开。
33. 梦夫孀妇截髻鬟:这句意思是“梦见一位寡妇将头发剪短”。
34. 闺中女:指未婚女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苏轼和子房的诗歌,通过描绘他们的事迹和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的敬佩之情。
诗歌首先描绘了东湖的美景,以及苏云卿在此地的田园生活。他锄云种植,与世隔绝,不愿被世人认识。而他的老朋友子房却在江湖之滨与他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接着,诗描述了子房作为使者拜访苏云卿的过程。他带着黄金和书信,却被苏云卿拒绝。使者感到遗憾,但依然将书信呈给了皇帝。然而,苏云卿并未因此动摇,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诗人以严子陵为例,表达了苏云卿的高洁品质。尽管有皇帝的赏识和邀请,苏云卿依然选择了离开,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诗人通过对梦中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苏云卿的敬仰之情。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名利诱惑,这样的品质让诗人深感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作歌咏苏云卿》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赞颂苏云卿高洁品质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此时的陆游已年近古稀,但依然心怀壮志,关心国家大事。
在创作这首诗的同期,陆游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绍兴府通判、隆兴府通判等职务,后因触怒权贵被贬为江西洪州龙兴寺僧,后又因病辞官。在此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主张改革政治,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中。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南,不思抵抗。国内官僚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陆游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赞美苏云卿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