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
世途人易老,幻化自空闹。蜂衙蚁阵黄粮觉,人间归去好。
【锦上花】选甚谁低谁高,谁强谁弱。则不如开放柴扉,打下浊醪。山展屏风,列一周遭,花不知名,分外娇。
【幺】磁鸥喜潋艳,听水任低高,偃仰在藤床上,醉魂漂渺。啼鸟惊回,叽叽淘淘;窗外三竿,红日未高。
【清江引】都想着吃登登马头前挑着照道,闹炒炒昏鸦噪,点点铜壶催,氵急氵急残星落,立在紫微垣天未晓。
【碧玉箫】便有敕牒官诰,则是银汉鹊成桥,便有钞堆金窑,似梁间燕营巢。为甚石崇睡不着,陈抟常睡着,被那转世宝,隔断长生道。恁若肯抄,摆着手先亚以。
【歇指煞】千钟苟窃人之好,一瓢知足天之道,有那等愚浊尽教,尽教向愚海内钻、红尘中聚、白身里跳。争如俺拂袖归,掀髯笑。恁头见三径边渊明醉倒,怕不恁北阙利名多,我道俺东篱下是非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界变迁,人们容易衰老,纷繁世事都是空的喧闹。忙碌奔波中的蚂蚁和蜜蜂,到头来不过一场空梦,离开这纷繁世界,回归自然才更美好。
没有必要选择谁的地位高低,谁的实力强弱。不如打开家门,准备些酒菜,赏景赋诗,生活轻松自在。山水如画,周围花团锦簇,那些不知名的花朵显得格外娇美。
河边的鸥鸟乐于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水声中任意起起落落,喝醉了就在藤床上飘荡,心旷神怡。突然间,鸟儿们惊醒,叽叽喳喳地喧闹起来;此时,太阳尚未升起,三根竹竿外,晨曦初露。
想着品味美食,马车在路上前行,喜鹊在前面引路,喧闹的乌鸦不停地叫,铜壶滴漏之声紧迫,星光闪烁渐渐消退,站在皇宫里的星星还在闪耀。
即使你得到皇帝的诏书和赏赐,不过是鹊桥上的银汉,金窑里的钱钞,又怎么能与古代富豪相比呢?石崇不能入睡,陈抟却常常打盹,是因为那无尽的贪欲阻隔了长生的道路。你们如果愿意放弃这些,生活就能平静下来。
贪图世间名利,只会让你陷入烦恼的漩涡。还不如我归隐田园,挥挥手,大笑而去。那里有陶渊明醉酒的地方,那里的名利纷争远比这里要少得多。

去完善
释义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没有特定注释
【锦上花】:没有特定注释
【幺】:没有特定注释
【清江引】:没有特定注释
【碧玉箫】:没有特定注释
【歇指煞】:没有特定注释

去完善
赏析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这首元曲,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渴望摆脱名利纷争、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诗人以“世途人易老”开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接下来的“幻化自空闹”则进一步描绘了世俗生活的虚幻与纷扰。这种情感贯穿整首元曲,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锦上花】一节,诗人选择了“开放柴扉,打下浊醪”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于宁静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描绘,无论是“山展屏风,列一周遭”还是“花不知名,分外娇”,都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画卷。
【幺】一节,诗人以“磁鸥喜潋艳,听水任低高”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他在自然中的悠闲与宁静。同时,“啼鸟惊回,叽叽淘淘”的描绘,以及“窗外三竿,红日未高”的景象,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清晨。
【清江引】一节,诗人以“吃登登马头前挑着照道,闹炒炒昏鸦噪,点点铜壶催,氵急氵急残星落,立在紫微垣天未晓”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与繁华。然而,这种生活并非诗人的追求,他渴望的是那份宁静与自然。
【碧玉箫】一节,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名利世界的讽刺。他认为,即使拥有财富地位,也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反而会被这些世俗之物所困扰。因此,他宁愿选择那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歇指煞】一节,诗人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应该知足,不应该过于追求名利。相反,应该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过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之,《【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这首元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乔牌儿·世途人易老是元代著名戏曲家、诗人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古曲词。这首词创作于元末明初时期,此时中国历史上处于元明交替之际,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马致远经历了种种人生磨难。他曾寓居北京,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及第。后来,他弃笔从戎,投身行伍,希望建功立业,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时,他回到家乡河南,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离世。
这个时代,元朝的统治已经接近尾声,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的崛起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在政治斗争中,许多文人雅士受到了迫害,他们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和无奈。马致远的这首词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