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调】行香子

标题包含
【双调】行香子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有无间愁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庆宣和】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劝酒,劝酒。 【锦上花】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能得朱颜,几回白昼。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去雁来鸿,催人皓首。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则落得庄周,叹打骷髅。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那个如今,陶潜种柳。 【清江引】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马踏街头月,耳听宫前漏,知他恁羡甚么关内侯。 【碧玉箫】莺也似歌喉,佳节若为酬,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锦瑟左右,红妆前后,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 【离亭宴带歇指熬】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马致远生活于元世祖至元时期到元仁宗时期,在科举落第后,转而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他是元代前期...查看更多
Lachata-
去完善

译文
无言默想,思绪涌现,沉浸在纷繁复杂的情感里,白了少年头。花朵增添欢喜,美酒忘却忧愁。遥想那东篱下的悠然,北海的壮丽,以及南楼的悠远。 【庆宣和】重九已过,转眼就是萧瑟秋天,只有凋谢的菊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仍在苦苦支撑。劝酒声声,借酒消愁。 【锦上花】平淡度过此生,就能看透人生。能拥有青春容颜的日子又能有多久呢?就像是野鹤与孤云,自由自在地生活。离去的大雁和归来的鸿雁,让我渐渐白发苍苍。位居高官,谁能预知百年之后自己的境遇?也许只能落得庄子所说的那般,一声叹息击在骷髅之上。当年的鲁连让人钦佩,陶潜辞官种柳。 【清江引】王子猷豪情壮志渐渐消散,只留下一路奔波劳累。马蹄踏碎了月亮,耳边传来宫殿的钟声,谁知道那些人都羡慕着什么呢? 【碧玉箫】黄莺婉转歌唱,却不知该如何报答这良辰美景。那些虚有其表的人,以什么方式去展现他们的才华?自然是羞愧难当,干脆一笔勾销。像绣着鸳鸯图案的丝织品,新娘子浓妆艳抹,醉眼迷离之间,却只见那枝头菊花越发显得娇弱。 【离亭宴带歇指熬】花朵盛开希望人们长久安康,岁月静好花儿依然美丽。夕阳短暂逗留。沉醉于酒的仙人,世间的过客,树林间的伙伴。丰收的黄橙,肥美的紫蟹,香甜的美酒。都是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共同品尝这幸福的滋味。拄着手杖,身着宽松的衣袍,让西风尽情的吹拂吧。期待过上快活日子,永远不再陷入无谓的是非之争。
Lachata-
去完善
释义
【双调】行香子 - 马致远 1.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两句意为不管有无忧愁,总难以摆脱烦恼。 2. 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借花草与美酒来表达情感。 3. 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此三句意味着身处不同地点时的三种思念之情。 4. 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表达已过重阳节后的景象。 5. 残菊胡蝶强风流:意指秋天的景色仍然富有生命力。 6. 莫莫休休:表明看透人生的态度,不必太在意得失。 7. 浮生参透:指人生经历很多后已经看透生活的真谛。 8. 野鹤孤云,倒大自由:表达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9. 去雁来鸿,催人皓首:感慨时光流逝,催白发满头。 10. 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意指地位权势难以持久,生死更替终究不可避免。 11. 庄周,叹打骷髅:比喻看淡生死轮回的思想。 12. 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颂扬古人鲁连隐居江湖的潇洒生活。 13. 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意指官场得意之人也可能遇到挫折。 14. 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自我羞愧,不如抛弃名利世俗。 15. 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暗示秋天来临,鲜花凋零的景象。 16. 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祝愿人与花都能长久美好。
Lachata-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结构独具匠心。开篇以“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描绘出作者内心的苦闷与矛盾,而“有无间愁得白头”则是这种情感的最高体现。 接下来的【庆宣和】部分将时间推移至重阳节后的九月九日,描述了叶子凋落、菊花渐残的景象。同时,其中的“残菊胡蝶强风流”一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衰退。 接下来的几个段落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参悟和对自由的渴望。他通过“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追求人生自由的决心。【锦上花】部分的“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则更加直接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清江引】部分则通过对王子猷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慨。 在【碧玉箫】部分,作者用“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己能够脱离这种生活的庆幸。 【离亭宴带歇指熬】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文学家对于人生、世事的独特思考。
Lachat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行香子》是元代著名词人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大约在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但由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创作这首词时,马致远已经是一位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文人。他曾担任过元朝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文学、哲学和人生,这使他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同时期,元朝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各民族文化交融,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致远将他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了诗词创作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Lachat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