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标题包含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淳(1892年-1970年),字子庄,号半丁,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陈淳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曾就读于苏州草桥中学,后赴上海求学,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竹清新如画,枯萎的枝条没有生机。 那片霜林格外分明,很难相信竟有如此的美景。 它像一位智慧而又高雅的君子,总能超越众人,脱颖而出。 将它放在书桌上,让我心情愉悦。
去完善
释义
1. 丁未:天干地支纪年法,指农历六十甲子中的丁未年。 2. 见梅一点:看见梅花初开的一点花瓣。 3. 清清:清朗明亮的样子。 4. 玉:此处形容梅花花瓣的洁白如玉石。 5. 枯枝:枯干的树枝。 6. 鲜鲜:新鲜、鲜明的样子。 7. 历历:清晰可数的意思。 8.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 9. 奇:奇特、独特。 10. 未省:未曾见过。 11. 雅如:高雅如同。 12. 哲君子:贤明的人。 13. 觉在群蒙先:觉悟得比其他众人更早。 14. 揭之:展示出来。 15. 几案:桌子或茶几。 16. 心洒然:心灵愉快舒适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小诗,诗人以玉、枯枝、霜林等喻体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雅洁,同时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梅花比作"哲君子",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梅花的存在能使他的心灵感到畅快,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丁未十月的某日,南宋文人陈淳在寂静的庭院中漫步,无意间发现一株凌霜傲雪的梅花。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里梅花初绽的诗篇。 时值南宋末年,陈淳经历国运衰微、战乱频繁的社会现实。他的家乡福建福州地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适于梅树生长。尽管政治环境动荡不安,但陈淳不忘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梅花的坚韧精神自勉。 南来初地迥,一见一眉开。诗中的“南来”指诗人陈淳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他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寒冬中的一抹生机,以梅花盛开的景象寄寓对生活的期许和对国家的忠诚。他运用白描的手法展示出梅花的形态特点:初生花蕾,灵动婉约,盛开的花朵则在寒冬中傲然挺立,生机勃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陈淳在南宋末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对美好事物和坚强信念的向往之情。他用诗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顽强,并对自然之美进行了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