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

标题包含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
四野山围面面屏,何人结屋趣方成。 好风吹过半湖碧,白鸟飞边一点明。 乘兴半春携酒约,隔山遥夜读书声。 买邻为爱茅斋近,试倩诗人状此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周的山峦环绕着四方形的美景,是谁在此盖起了房屋呢? 和煦的风吹过,湖面泛起片片涟漪,一只白鸟飞翔在一片明亮之中。 趁着春日里的兴致,带着美酒赴约,而遥远的山那边传来读书的声音。 选择邻居是因为这附近的茅屋如此之近,让我们试着请诗人来描述这样的场景吧。
去完善
释义
1. 四野:指四面都是田野的地方。 2. 山围:四周环山的地势。 3. 面面屏:每个方向都像一面屏风一样遮蔽。 4. 结屋:建造房屋。 5. 趣方成:指趣味刚刚形成。 6. 好风:轻柔的风。 7. 半湖碧:半边湖水呈现出碧绿的颜色。 8. 白鸟:白色的水鸟,如白鹭等。 9. 一点明:指远处的一点光亮。 10. 乘兴:趁着兴致。 11. 携酒约:带着酒一起去。 12. 遥夜:漫长的夜晚。 13. 买邻:购买邻居的房子。 14. 为爱:因为喜欢。 15. 茅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16. 试倩:试着请。 17. 状此情:描绘出这样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访萧氏草堂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描绘了草堂四周被群山环绕的美景,犹如四面屏风,充满了趣味;颔联写微风拂过湖面,白鸟飞翔,画面生动活泼;颈联通过描述春天的相聚、夜晚的读书声,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尾联则以“买邻”为喻,表达了对草堂附近的茅斋的喜爱,并希望诗人能将此情描绘出来。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47年,即宋理宗淳祐七年,陈文蔚在这一年担任广东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局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突出。理学发展繁荣,儒家思想对社会影响深远。诗人作为文人雅士,游历名胜古迹,交结同道友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之风。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也相对安逸。他在广东任职期间,与赵国兴等友人共游当地名胜,留下许多诗篇。这首诗就是他们在游览萧氏草堂时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