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红线

标题包含
送红线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销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古文诗的意思是:载着菱角的木船响起幽怨的歌声,送别离去的客人时心情低落。离去的人们就像洛神一样神秘地消失在了雾气中,只剩下广阔的天空和流水不断延续。
去完善
释义
1. 采菱:指妇女们采集菱角的水上活动。 2. 木兰舟:一种以木兰树材为材质制造的船,这里可以理解为普通的船。 3. 洛妃: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她游于洛水时,被河伯迎娶为妻。此处借用洛妃形容红线的离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古诗词。诗人借用了许多形象化的元素,如“采菱歌”、“木兰舟”、“百尺楼”等,营造了深厚的离别氛围。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洛神离别的典故,将现实中的离别与神话故事相结合,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神秘的美感。最后一句“碧天无际水空流”则描绘了一幅宽阔浩渺的江景图,象征着离别之后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红线》是唐代诗人冷朝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65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几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国势渐衰,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激化。 冷朝阳在此时期的人生际遇也不如意。他曾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辗转多地。在这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公现象,这些都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政治腐败,宦官当权,皇帝昏庸无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抒发心中的感慨和不平。冷朝阳也不例外,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命运多舛。 综上所述,《送红线》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有个人命运的写照。在这个特殊时期,冷朝阳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