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龟山寺

标题包含
上龟山寺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 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 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油菜花田中寻找曾经的遗址,破旧的房屋和年老的僧人依然在此坚守。 寺庙被大火焚毁似乎早已注定,河岸两岸的分离最让人悲哀。 金铃塔上的风声好像在低语,铁佛像在风中黯然低头。 野外匠人不懂过客的心情,却在争着打磨那古老的石碑。
去完善
释义
1. 菜花开处认遗基:指在菜花盛开的季节中,通过观察菜花的位置来寻找古时的遗址。其中遗基表示古代建筑的遗址。 2. 寺付丙丁应有数:出自"五行"理论,丙丁代表火,这里寓意寺庙被毁于火灾,应是天命。 3. 金铃塔上如相语:意为在塔上的金铃叮当作响,像是在与诗人对话。金铃塔为龟山寺中的一景。 4. 铁佛风前亦敛眉:在风吹拂下,铁佛的表情似乎也流露出悲伤之情。 5. 野匠不知行客意:指磨墨的工匠不理解游客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上龟山寺》是明代诗人潘柽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诗人在游览龟山寺时,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首先,诗人通过“菜花开处认遗基”一句,表达了寺庙遗址已经被自然侵蚀的景象。这表明了寺庙历史的悠久和岁月的沧桑。而“荒屋残僧未忍离”则表现了尽管寺庙破败,仍有僧人在此坚守,体现了他们对信仰的执着。 接着,诗人以“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其中,“寺付丙丁”指的是火灾后的寺庙,暗示了寺庙曾经遭受过劫难;而“岸分南北”则描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象征着地域的差异和历史的发展。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随后,“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秘气氛。金铃塔和风前的铁佛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最后,诗人通过“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表现出自己对寺庙的关注。石匠们虽然不了解游客的心情,但他们认真地在磨损的石碑上刻字,为保留历史痕迹做出了努力。这首诗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历史遗迹保护的呼吁。 总的来说,《上龟山寺》这首诗通过对寺庙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历史遗迹保护的呼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龟山寺》是南宋诗人潘柽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0年左右,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在北方金国的威胁下,国内矛盾依然突出。 潘柽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诗词歌赋,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在《上龟山寺》这首诗中,潘柽通过描绘龟山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同时,他也暗示了当时南宋政权的软弱无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