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平江道中

标题包含
平江道中
不载图书载酒杯,姑苏台下小徘徊。 东风不识人心老,摆柳吹花一并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带上厚重的书籍,而是提着酒壶赴约,在姑苏台的下方闲逛。春风不谙世事,不知道我已经老去,依然轻柔地吹拂着柳树和花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平江:今江苏苏州一带。 2. 不载图书载酒杯:指此行只携带酒,没有带书卷。 3. 姑苏台:又称吴王阖闾之台,在苏州市西北的灵岩山上。这里泛指苏州地区。 4. 小徘徊:稍稍徘徊不前。 5. 东风:春风。 6. 不识人心老:不知道人的年龄增长、心境变化。
去完善
赏析
《平江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姑苏台下的情景。诗人以不载图书载酒杯的豁达态度表达了对自己的放任自流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东风和柳、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景物,而“不识人心老”则透露出诗人的哀愁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然与人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又流露出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江道中》是南宋诗人潘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6年,正值南宋末年,蒙古铁蹄踏遍大江南北之时。在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民生凋敝,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潘柽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他曾历任州郡官吏,但在政治斗争中被贬谪。他在流放期间,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生灵涂炭,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忧虑。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选择了游历山川,寄情于自然之中。 在游历的过程中,潘柽来到了平江(今江苏苏州)一带,沿途看到了许多战争后的残垣断壁和流离失所的百姓。这种场景让他深感痛心,于是写下了这首《平江道中》,表达了他对战乱给百姓带来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