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怀吴廷圭
秋满瑶台夜未央,美人何处醉传觞。烟霞城郭山光霁,风月楼台水气凉。帘卷桂花香满席,屏开梧叶影侵床。紫箫吹断霓裳曲,鹤在遥林梦正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到了,那圆形的玉台(瑶台)已布满秋色,这个夜晚还没有结束。美人不知在何处饮酒传杯。那城市中的景色如同在烟雾和彩霞中一样,山色亮丽,月亮和星星照耀下的楼台在水汽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凉爽。窗帘卷起,满座都是桂花的香气,屏风打开,梧树的叶子投影在床上。悠扬的箫声打断了我正在欣赏的《霓裳羽衣曲》,天空中飞过一只仙鹤,它可能正在遥远的树林中做着悠长的美梦。
去完善
释义
1. 瑶台:古人幻想中的神仙居处。这里借指华美的宫殿或府邸。
2. 未央:未尽,未止。
3. 美人:古时常用来称呼自己所思念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者亲人。
4. 传觞:即传递酒杯。觞,古代一种椭圆形的小酒杯。
5. 烟霞:泛指山水景色。
6. 城郭:城墙和城门。郭,外城。
7. 山光霁:山色如雨后初晴般明亮。霁,雨后天晴。
8. 风月:风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9. 楼台:楼房和亭台。
10. 帘卷:窗帘卷起。
11. 桂花香满席:比喻中秋时节浓郁的桂花香弥漫整个宴席。
12. 屏开:屏风打开。
13.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14. 侵床:指梧叶的影子映在床上。
15. 紫箫:紫色的箫。
16. 霓裳曲:指霓裳羽衣舞的乐曲。霓裳,指霓裳羽衣舞,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
17. 鹤在遥林:比喻作者在远方想念友人。鹤,鸟类的一种,象征着自由和高雅。遥林,远方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中秋怀吴廷圭》,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思念朋友的心情。诗人首先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秋满瑶台夜未央”描绘出秋天夜空中明亮的满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然而,在这美好的夜晚,诗人却感到孤独,因为他的朋友吴廷圭并不在身边。接下来,诗人通过“烟霞城郭山光霁,风月楼台水气凉”来形容他所在的环境,用“帘卷桂花香满席,屏开梧叶影侵床”来进一步表现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他以“紫箫吹断霓裳曲,鹤在遥林梦正长”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述美丽的景色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怀吴廷圭》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淮于庆元二年(1196年)所作。当时,王淮在临安担任国子监祭酒,这是一个负责教育、选拔人才的职位。这一年中秋节,他怀念起远在他乡的友人吴廷圭,遂创作了这首寄托哀思之情的诗作。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趋于稳定,但与金国的战争仍然持续不断。这种政治环境对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外,南宋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也促使文人之间的交游更加频繁,他们彼此之间以诗文相赠,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王淮在庆元二年的生活中,一方面要为国家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民间的疾苦。在这种背景下,他对友情的思念显得更加深沉。而吴廷圭则是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曾共同探讨文学、政治等问题,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如今,中秋佳节之际,王淮无法与吴廷圭共度佳节,于是将心中的思念化为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