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七

标题包含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七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乘兴时。 得暇分畦秧韭菜,趁晴樊圃树棠梨。 山烟青笠等闲去,沙地乌犍和醉骑。 一片野情羁不住,春来非是爱吟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到来并非我酷爱写诗,而是在田间游历时灵感袭来之时。有闲暇时分就整理田地种植韭菜,趁着晴天去圃中种上棠梨。头戴山烟青色的斗笠随意游走,骑着喝醉的牛在沙地上悠哉前行。我的田野之情难以被束缚,这就是我春天到来并非只热爱写诗的原因。
去完善
释义
1. "非是":不是。 2. "爱吟诗":喜欢作诗。 3. "田园":乡村田野。 4. "乘兴":趁着兴致。 5. "畦":划分田地的道路。 6. "秧韭菜":种植韭菜。 7. "樊圃":开垦土地种植果树的园地。 8. "棠梨":一种果树。 9. "山烟":山间的雾气。 10. "青笠":竹编的帽子。 11. "沙地":沙滩地。 12. "乌犍":黑色的公牛。 13. "和醉骑":与醉酒一起骑马。 14. "羁":束缚,控制。
去完善
赏析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七》陈舜道: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天的田野生活及其浓厚的田园兴致。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并非因为春天而喜吟诗歌,而是因为田园生活中的逸兴遄飞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首先,“春来非是爱吟诗”一句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表达了诗人并非是因为春天的到来才热衷于写诗,而是源于田园生活的无尽诗意。接下来,“诗是田园乘兴时”则揭示出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创作的契机,诗歌成为了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得暇分畦秧韭菜,趁晴樊圃树棠梨”描写了诗人忙碌于农事活动,既在闲暇时分整理田地播种韭菜,又在晴朗的天气下照料梨园。这两句充分展示了诗人热爱自然、崇尚劳动的精神风貌。 后面的两句“山烟青笠等闲去,沙地乌犍和醉骑”则是叙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描述了他在山野间信步游赏、头戴青笠的情景,以及喝醉了酒骑着水牛漫步沙地的生动画面。最后“一片野情羁不住,春来非是爱吟诗”呼应了开头,再次强调诗人的“野情”无法束缚,即使春天来临也无需过分渲染吟诗的喜好,因为他的内心早已被田园生活深深吸引。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展现了诗人春日的田园生活图景,流露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和对诗歌创作的炽热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七》是南宋诗人陈舜道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陈舜道的那个年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而诗人陈舜道,虽出生于士绅家庭,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也难免受到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高中,最后以贡生身份入仕。然而他在任期内廉洁奉公,关心民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在他的家乡,位于浙江的绍兴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生产发达。尽管战乱频繁,人民依然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陈舜道时常在田野间漫步,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