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蝶
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
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化为银的胡须与翅膀, 用粉来描绘她的肌肤. 驾驭着春风, 可知她并不会感到肥胖. 在上林苑中, 桃花李花却无法与她平分春色, 只能说她依傍在菜花旁翩翩起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银为须翅粉为肌:形容蝴蝶的翅膀如银般光泽亮丽,身体像被涂上了粉一样洁白。2.驱役:驱使。3.上林:指皇帝园林。4.分:分享。5.傍:靠近。6.菜花:油菜花。
去完善
赏析
《野蝶》叶绍翁这首古诗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出蝴蝶的美丽与自由,通过对比桃花、李花和菜花,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哲思。诗人首先用“银为须翅粉为肌”来形容蝴蝶的华丽外表,强调其天生的美感。接下来“驱役春风不解肥”则表达了蝴蝶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飞舞在春风之中,彰显生命的活力。而“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则是将桃李这类较为常见的花朵与菜花进行比较,突显了野蝶不羡繁华,独爱自然的个性。整首诗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独特观察视角,以及在对生命自由的赞美中传达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蝶》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描绘田野风光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叶绍翁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虽出生于士族家庭,但因家道中落,生活困苦。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心情。他在《野蝶》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面,春草空绿旧池塘。”以此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惆怅。
当时,南宋社会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叶绍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乡村田野中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描绘蝴蝶翩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