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赞洞宾像

标题包含
赞洞宾像
撚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市)人。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历任地方官吏,终因触犯秦桧而被贬。在文学创作上,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尤以咏史诗最为脍炙人口。他的诗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轻抚摸着胡须,宝剑就放在眼前。心中的月亮明亮如镜,仿佛是天上的圆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洞宾:这里指的是吕洞宾,是道教中的神仙人物,相传他能飞剑斩蛟龙。 2. 撚吟髭:意为捻着胡须沉思。其中"吟"表示胡须,"撚"指用手指搓捻。 3. 剑在前:指吕洞宾的剑技高强。 4. 心中月:形容人心如明月般纯净光明。 5. 天上圆:寓意天上的月亮圆满无缺。
去完善
赏析
《赞洞宾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吕洞宾的敬仰之情。诗中“撚吟髭,剑在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吕洞宾手中捻须、背后仗剑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英武之气。而“心中月,天上圆”则寓意着吕洞宾内心的光明与高远,如天上的明月一般,照亮了人间的道路。全诗通过精炼的文字,将吕洞宾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赞洞宾像》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金朝对北方的侵占,使得南宋朝廷和民间都充满了忧虑和危机感。 在这一时期,叶绍翁的个人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经担任过龙川县尉、福建建宁县知县等官职,但由于正直廉洁的性格,他并没有在官场上获得太多的成功。相反,他的诗歌作品却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一代文豪。 《赞洞宾像》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南宋晚期,道教文化逐渐兴起,许多人都将道教神仙作为精神寄托。叶绍翁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吕洞宾的赞美,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超脱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