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纸帐

标题包含
纸帐
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白似雪窗微霁后,暖于酒力半醺时。 蒲团静学观身法,岁晚工夫要自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市)人。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历任地方官吏,终因触犯秦桧而被贬。在文学创作上,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尤以咏史诗最为脍炙人口。他的诗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五彩流苏无须下垂,纸被和木枕最为适合。 能安心睡眠的只是有禅意的客人,侍女难以承受低声歌唱。 这房间如同雪窗微雨后一般洁白,又如半醉时感受的酒力般温暖。 在蒲团上安静学习观察自己的方法,年底时分需要自我觉悟。
去完善
释义
《纸帐》:纸制的床帐。 五色流苏:五色丝线制成的流苏装饰。 楮衾:用楮树皮纤维制作的被子。 木枕:木头制作的枕头。 禅客:修行参禅的人。 低唱:放低声音唱歌。 侍儿:古代指侍奉他人的女子,这里指歌女。 白似雪窗微霁后:纸帐的颜色像雪后的窗户那样洁白明亮。 暖于酒力半醺时:纸帐的温暖如同喝了半醉的酒一样舒适。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垫,供僧人坐禅之用。 观身法:观察自己身心变化的方法,多用于禅修之中。 岁晚:一年将尽之时,此处含有暮年的意味。
去完善
赏析
《纸帐》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描绘文人生活的小诗。首联“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纸帐的独特风貌,展现出一种素雅而简朴的意境。颔联“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则表现出了作者的清高脱俗之态,显示出作者对静谧生活的追求。颈联“白似雪窗微霁后,暖于酒力半醺时”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纸帐的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雅的环境中。尾联“蒲团静学观身法,岁晚工夫要自知”则体现了作者在岁末之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珍惜当下、内心自知的处世态度。全诗语言朴素,寓意深远,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沉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纸帐》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名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正处于宋金对峙、战争不断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叶绍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曾任职于朝廷,但后因战乱而辞官回乡。归隐后的叶绍翁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纷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诗人的眼中,当时的时代虽然繁华,但却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纸帐这一意象正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这种现状。诗人通过对纸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