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间老友壁
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
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
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
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山中宁静无比,但世事仍不消停。
耕耘时留下莎草,引清泉养护石菖蒲。
庭院的风自行扫过,月亮与我的身影同样孤独。
年岁渐长,才理解禅宗的深味,在松林中尝试静坐禅修。
去完善
释义
1. 山间:指隐居的山野之地。
2. 寂静:这里指环境幽静,少有外界干扰。
3. 事无:意思是事事都有。
4. 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药用或编织品。
5. 石蒲:一种水生植物,可入药。
6. 庭除:庭院,这里是形容山居的环境。
7. 风自扫:意谓风吹过自然打扫干净。
8. 身世:指人生境遇。
9. 月同孤:月亮与人相伴,也显得孤独。
10. 老去:年纪渐长。
11. 禅味:禅宗修行的方法和思想。
12. 松间:松林之中。
13. 试结趺:尝试打坐参禅。
去完善
赏析
《题山间老友壁》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简朴。首联“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点明了山林的幽静,但诗人表示并非完全与世隔绝。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山中友人的生活:除草、引泉、任风吹扫庭院等,显示出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而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和月亮共同经历了人生的孤独。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暗示自己已悟得禅意,并试图在松间修炼。这首诗整体展现了叶绍翁对生活及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他的隐逸之志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山间老友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90年至1260年之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此时,南宋与金朝在中原地区进行长达数百年的争夺战,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一时期,叶绍翁的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为直言不讳,多次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题山间老友壁》这首诗中,叶绍翁以山间老友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