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上黄教
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磵,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门外清幽的景致接近寺庙,但我却因职务清闲尚未成立家庭。
楼房借助山势作为屏风,风吹过水面荡起涟漪如花。
我的诗歌刚刚与北涧交流完毕,现在又要学习《南华经》(庄子)的精髓。
听说有新的弟子到来,有客来时他懂得泡好一壶茶待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指寄托情感或思想的作品。
2. 湖上:杭州西湖一带。
3. 黄教:指宋朝黄庭坚所倡导的江西诗派。
4. 门幽缘近寺:指环境清幽,因靠近寺庙而更显幽静。
5. 官冷:指做官地位低下,不受重视。
6. 楼借山为障:楼房倚靠山作为屏障。
7. 风吹水作花:风吹过水面形成波纹如花。
8. 诗方酬北磵:刚写好诗要送给北涧的朋友。
9. 经又节南华:正在阅读《南华经》。
10. 新雏凤:代指年轻有才的人。
11. 宾来解唤茶:有客人来时能自己倒茶招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湖上黄教”为题,生动地描绘了禅院清幽、隐士闲适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首联以“门幽”和“官冷”两个词点明了禅院的幽静与诗人的孤寂;颔联中的“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则形象地描绘出禅院依山傍水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颈联中的“诗方酬北磵,经又节南华”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孤独,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彰显了他超凡脱俗的气质;尾联中的“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小确幸的期待,体现了他淡泊而豁达的人生观。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湖上黄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此时南宋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斗争依然激烈。
叶绍翁在年轻时曾仕进于朝廷,但因种种原因受到排挤,直至晚年才得以在朝廷任职。他在闲居期间,对民间疾苦和官场腐败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明确的定位。这首《寄湖上黄教》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宋宁宗时期,政治腐败、党争严重,儒士们多有志于改革时政,而现实中却屡屡碰壁。在这种背景下,叶绍翁深感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选择了退隐江湖。这首诗正是他退隐之后表达自我情感和心志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