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脱下衣服命令仆人清扫尘土,田野村落的人家还没看到梅花。
出了城门口没走多远,船头就有白鸥飞来。
去完善
释义
【北关】城门外面的关卡或关门。
【脱衣】指摘下帽子、解下腰带等,表示恭敬。
【命仆】命令仆人。仆:旧时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洗尘埃】清洗灰尘。这里是谦称自己的行为微不足道,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篱落人家】即篱笆环绕的农家院落。
【未见梅】还没有看到梅花开放。这里暗示诗人出城的时间尚早。
【出得城门】走出城门。
【船头】船只的前部。
【白鸥】白色的海鸥。
去完善
赏析
《出北关二里》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首句“脱衣命仆洗尘埃”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展现了其悠然自得的心境。第二句“篱落人家未见梅”描述了城郊的田园景象,梅花的缺席暗示了季节应该是初春或晚秋。第三句“出得城门能几步”表明距离并不远,或许只是诗人为了追求宁静和自然才刻意远离喧嚣的城市。最后一句“船头便有白鸥来”描绘了船头飞来的白鸥,展示了水域的开阔以及环境之静谧。整首诗虽然短小,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北关二里》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在那个时候,南宋刚刚建立,而金兵不断侵扰北方,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
叶绍翁在那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原籍处州(今浙江丽水),因触犯秦桧而被谪为建宁府武夷山种茶。在流放期间,叶绍翁观察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使得他在诗作中表现出了对战争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此外,那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朝廷内部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使得国家的形势更加严峻。而叶绍翁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对于这种局势感到忧虑和痛心。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总之,《出北关二里》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且严峻的。诗人叶绍翁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使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体现,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