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锦箨参差朱栏曲。露濯文犀和粉绿。未容浓翠伴桃红,几许纤枝留凤宿。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谁管束。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可以翻译为:“翠绿的竹子参差不齐地生长在红色的栏杆旁边。露珠洗净了它的纹理,让它呈现出柔和的绿色。没有让浓郁的翠绿与桃花相配,几根细枝却留下了凤凰的踪迹。它的嫩芽像春天的手掌一样柔软,又像玉石一样明亮。这寸土地上的美好心灵有谁能够管束呢?我劝你赶紧欣赏它吧,不要犹豫,否则南风会将它们吹成竹子的形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楼春:此指词牌名。
2. 锦箨:竹子的新叶,颜色鲜艳。
3. 参差:长短不齐,此处形容竹子的高低错落。
4. 朱栏曲:红色的栏杆曲折蜿蜒。
5. 露濯文犀:露水洗净了竹子的纹理。文犀,有纹理的犀牛角,比喻竹子的纹理。
6. 和粉绿:与粉绿色相映成趣。
7. 未容:不允许。
8. 浓翠:深绿色的竹子。
9. 伴桃红:与桃花相配。
10. 几许:多少。
11. 纤枝:纤细的竹枝。
12. 留凤宿:让凤凰栖息。
13. 春荑:春天的竹笋。
14. 明似玉:明亮如玉石。
15. 一寸芳心:比喻竹子的心。
16. 管束:约束。
17. 踌躇:犹豫。
18. 看被:看,被。
19. 南风:指南方吹来的风。
20. 作竹:变成竹子。

去完善
赏析
《玉楼春》是宋初词人钱惟演的一首咏物词,以玉楼春的竹笋为题,描绘了春笋在春风中的生长过程。
首句“锦箨参差朱栏曲”描述春笋的外观:笋壳参差不齐,排列在曲折的栏杆旁。次句“露濯文犀和粉绿”用露水清洗文犀(一种竹子)与嫩绿色来比喻春笋的新鲜。接着写春笋的成长过程,“未容浓翠伴桃红”是说春笋还没有长到大竹子的程度,无法与桃花相比;而“几许纤枝留凤宿”则暗示出竹笋的生长速度之快。
接下来两句“嫩似春荑明似玉”描绘春笋的质地:嫩如春荑,亮如宝玉。然而,这样美好的春笋却无人关注,因此诗人劝告人们要赶快品尝这些美味的竹笋,以免它们被南风刮成竹子,变得无法食用。
整首词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笋的自然形态,又富有趣味性地传达了珍惜美好事物的道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北宋词人钱惟演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977年前后。此时正值宋太宗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钱惟演作为南唐降臣,虽身世坎坷,但凭借才华和才情受到皇帝器重,曾任翰林学士、崇文馆大学士等职位。
这一时期的词坛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形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流派,并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墨客。钱惟演的词风深受这一时期风气的影响,但他的词作更多地流露出伤感与忧郁的情感色彩。
这首《玉楼春》描绘了词人在月色如水的夜晚,面对楼台飞檐,抚今追昔的感慨。他既对曾经的辉煌岁月表示怀念,又对当前的境遇感到无奈。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钱惟演作为一名文人骚客对于时局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