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吟
柳塘花坞矮垣墙,帘卷东风砌草芳。
天理流行随处见,盈虚伸缩可消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池塘边,花卉丛生的矮墙下,帘幕随着春风翻卷,台阶上的小草散发着芬芳。大自然的规律和道理在这些地方随处可见,了解了它们的充盈与缺失、伸展与收缩,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奥妙。
去完善
释义
1. 柳塘:种植柳树的池塘。
2. 花坞:指花卉丛生的地方。
3. 矮垣墙:低矮的围墙。
4. 帘卷:窗帘打开或卷起。
5. 东风:指春风。
6. 砌草芳:台阶上的草发出香气。
7. 天理:自然法则。
8. 流行:流传在世间的事物或道理。
9. 盈虚:指事物的盛衰消长。
10. 伸缩:适应环境的变化。
11. 消详:详细地理解事物。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吟》是明代诗人金朋说的作品。这首诗以春日之景为背景,描绘了柳塘、花坞、矮垣墙等景物,以及东风卷帘、砌草芳香的自然景象。诗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首句“柳塘花坞矮垣墙”,通过对柳塘、花坞、矮垣墙等景物的描绘,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春天里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这些景物都是春天的象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其中,“柳塘”是指柳树成荫的水塘,“花坞”是指种植花卉的小屋或山坡,“矮垣墙”则是指低矮的围墙。
第二句“帘卷东风砌草芳”,诗人通过描绘东风吹过,卷起帘幕,使得砌草散发芬芳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气息。这句诗中的“帘卷”和“砌草芳”都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动和活泼。
第三句“天理流行随处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即“天理”)无处不在,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道理。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盈虚伸缩可消详”,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有盈有虚,有伸有缩,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也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这一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春日吟》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歌以其生动的描写、深刻的哲理和乐观的态度,成为了一首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的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吟》是金朋说的作品,创作于明代。金朋说(约公元1597—1680年),字道希,号杏坛,江苏苏州人,生活于明朝末年及清朝初期。他博学多才,精研经史子集,诗、文、书、画兼擅。他与顾炎武、朱彝尊并称为“江南三大家”。
在这段时间里,金朋说经历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战乱。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惨烈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此外,他还面临着科举失利的问题,这使得他的心境变得复杂而深沉。这些人生际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在《春日吟》创作时期,明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外部有满清的侵略,内部则存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等问题。金朋说作为一位文人,对这些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关注。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