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晴出南山过西湖往九峰复饮於湖光

标题包含
初晴出南山过西湖往九峰复饮於湖光
积雨郁愁思,初日破春泥。 胜处欲何往,游情翻自迷。 柳招追绿渡,梅引逐香蹊。 却忆杜陵老,殷勤出碧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连日阴雨积蓄了深沉的忧愁思绪,初升的阳光穿透春天的泥土。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我该去往何处呢?游玩的心情反而使我感到迷茫。柳树枝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引导我去追寻绿色的小径,梅花则牵引着我沿着飘满花香的小路行走。现在回想起来,那位住在杜陵的老者,他诚挚热情地邀请我们走出那片美丽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初晴:雨后刚刚放晴。 2. 南山:指作者所在地的南面山岭。 3. 西湖:此处指杭州的西湖,以景色秀丽而著名。 4. 九峰:指的是浙江一带的九座山峰,具体位置可能有多种说法,这里可能是泛指山水名胜之处。 5. 湖光:湖边的风光。 6. 积雨:连续下雨的天气。 7. 郁愁思:忧愁的心情。 8. 胜处:美好的地方。 9. 柳招追绿渡:柳枝招摇,引导人们追寻绿色的小舟。 10. 梅引逐香蹊:梅花引导人们沿着香气四溢的小路前行。 11. 却忆杜陵老:想起古时的诗人杜甫,他在诗中多次描绘春天出游的场景。 12. 殷勤出碧鸡:意指以积极的态度外出探寻美好风光。 注解: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在雨后初晴时,外出寻找美好景色的喜悦心情。通过描述自然风景,引发了对古代诗人杜甫的美好回忆,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晴天气下的自然风光与心境。诗人以“积雨郁愁思,初日破春泥”开篇,通过对比生动展现了阴雨连绵和初晴明丽的景致。接下来,诗人巧妙运用了问句“胜处欲何往,游情翻自迷”,表现出游人面对美景时的陶醉之情。诗句“柳招追绿渡,梅引逐香蹊”描述了春天里柳树和梅花争艳的景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之中。最后,诗人以“却忆杜陵老,殷勤出碧鸡”结尾,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又揭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向往与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晴出南山过西湖往九峰复饮於湖光》是南宋著名诗人徐侨创作的一首描述春日出游的诗篇。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1189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个时期,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民不聊生。而徐侨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希望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在这个时期,徐侨的人生际遇可谓波澜起伏。他虽出身书香门第,但家境贫寒,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交游广泛。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直至晚年才中进士。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多次上疏直言时政弊端,为民请命。 在时代背景下,当时的社会风气浮躁,人们追求名利,官场腐败严重。然而,徐侨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前途,用自己的诗歌作品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