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擎拳伺色紫朱前,极爱殚忧衽席边。
能合此心移膝下,未惭舜圣与参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紫色和红色前的拳手,满怀忧虑地等待着比赛开始。如果能以这颗热爱之心转移阵地,在比赛场上无所畏惧,那就不愧为像舜帝一样的大圣人,也能得到那些杰出人才的尊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侨:南宋政治家,字济众,号竹坡居士。曾任监察御史,后历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右司郎中等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受到朝野敬重。
2. 擎拳伺色紫朱前:形容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样子。擎拳,双手握拳;伺色,观察皇帝的脸色;紫朱前,指皇帝的宝座前。
3. 极爱殚忧衽席边:形容为国家大事忧虑至深的情景。极爱,极其关爱;殚忧,竭尽忧虑;衽席边,指皇帝身边的地位。
4. 能合此心移膝下:表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忠心献给国家,就算没有达到舜帝那样的圣人境界,也不会感到惭愧。能合,能够使……融合在一起;此心,自己的一片忠心;移膝下,把膝盖挪到下面,表示谦虚的态度。
5. 未惭舜圣与参贤:表示即使没有成为舜那样的圣人,也不觉得比那些有才德的人差。未惭,不觉得羞愧;舜圣,舜这样的圣人;参贤,有才能的贤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中的“擎拳伺色紫朱前”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紫朱(一种水果)时的惊喜之情,而“极爱殚忧衽席边”则揭示了诗人在这份喜悦背后所隐藏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能合此心移膝下,未惭舜圣与参贤”则传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舜圣和参贤的智慧,以此化解心中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感》是南宋诗人徐侨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4年,此时正处于南宋末期,离金国灭亡已有二十多年,但中原地区依然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徐侨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入仕,曾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来,他在四川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惨状和人民的生活困苦,深感忧虑。然而,他的忧虑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被排挤罢官,晚年回乡过着清贫的生活。
在徐侨生活的时代,南宋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但依然没有振作起来,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使得徐侨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同时也对他个人的命运感到悲哀。因此,他在《有感》一诗中,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