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相峰寺

标题包含
相峰寺
一灯投宿阿兰若,雨过凉生夜气清。 何许秋声惊客梦,簷间不断一铃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住宿在路边的旅馆里,一盏油灯照亮了环境,小雨过后气温骤降,夜晚的空气格外清新。突然之间,一阵秋风吹过,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把睡梦中的人惊醒。
去完善
释义
1. 相峰寺:相峰,位于江西修水县境内的风景胜地;寺,寺庙,本诗描述作者在相峰寺的住宿体验。 2. 阿兰若:佛教用语,意指“无诤之声”的清静之地。 3. 秋声:秋天萧瑟的声音,此处借指风声、秋雨声等自然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在寺庙借宿时的情景。首句“一灯投宿阿兰若”以简练的文字交代了诗人在夜间抵达寺庙的情况。诗人选择了在灯火下投宿,既反映了寺庙的庄严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安宁。次句“雨过凉生夜气清”,写的是秋雨过后,夜晚的空气变得清新凉爽,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何许秋声惊客梦,簷间不断一铃鸣”,则是通过生动的声音描绘来展现作者心境。檐间的铃声打破了秋天的宁静,也让游子的梦境受到惊吓。这种景象既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寂静,又让诗人思家之情油然而生。总的来说,这首《相峰寺》以简练的笔触,成功地展现了秋日深夜中诗人寄居古刹的孤独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峰寺》是南宋诗人曾季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相峰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自然风光的美丽。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相峰寺》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北方的辽、金相继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曾季貍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曾季貍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仕途坎坷。他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他中年以后,由于长期在外游历,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诗人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但文人的文学创作却十分活跃。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强调诗歌的意境之美。曾季貍的这首《相峰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