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雁湖十首 其九

标题包含
再和雁湖十首 其九
梦镜纷纭扰弃余,尚连许国守心俱。 投鞭绝笑保边策,聚米重寻破陇图。 天外悠悠回雁使,眼前扰扰牧猪奴。 移床试向春风坐,面旋飞霙卷一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壁(1085年-1145年),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的儿子,与李清照是兄妹关系。 李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年轻时便已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梦境纷繁复杂使我无法安心入睡,但我仍心系祖国的安全与和谐。 为保卫边疆而置生死于度外,再次审视地图寻找破敌之策。 天外的使者传递信息,扰乱我视线的是那些盲目的家伙。 试着移动床位面向春风,飘落的雪花如画卷般美丽。
去完善
释义
1. "梦镜纷纭":这里指梦境中的情景纷繁复杂。 2. "许国":这里指的是中国的意思。 3. "投鞭绝笑":这个词语出自古代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投鞭的将领,他的策略是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击败敌人,让对方无法嘲笑。这里的“绝笑”是指令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4. "保边策":这里指的是保证国家边疆安全的策略。 5. "聚米":比喻策划战争或部署兵力。 6. "破陇图":攻占敌对势力地区的计划。 7. "雁使":此处指传递书信的人或者鸿雁传书的意思。 8. "扰扰":形容纷纷乱乱的样子。 9. "牧猪奴":指地位低下之人。 10. "移床试向春风坐":意思是试着将床铺挪动到春光中,享受春天的温暖。 11. "面旋飞霙卷一湖":描述雪花飘落,湖面被雪覆盖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壁的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首先,诗的第一句“梦镜纷纭扰弃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梦镜”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国家现状的隐喻,“纷纭扰弃”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接下来,诗的第二句“尚连许国守心俱”,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于国家的坚定信念。这里的“许国”指的是为国家尽忠,“守心俱”则表示这种信念已经深入骨髓。这一句,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然后,诗的第三、四句“投鞭绝笑保边策,聚米重寻破陇图”,是对历史上的英勇事迹的回忆。这里的“投鞭绝笑”指的是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兵至灞上,投鞭断流的故事;“聚米重寻破陇图”则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时,聚米为山,指画形势的形象。这两句诗,诗人通过赞扬古代将领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接着,诗的第五、六句“天外悠悠回雁使,眼前扰扰牧猪奴”,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里的“回雁使”比喻传递信息的使者,而“牧猪奴”则是对那些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员的讽刺。这两句诗,诗人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揭示了官僚腐败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他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最后,诗的第七、八句“移床试向春风坐,面旋飞霙卷一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里的“移床试向春风坐”,意味着诗人愿意面对现实,勇敢地迎接挑战;“面旋飞霙卷一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雁湖十首 其九》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虽然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军事危机等重重压力让诗人深感忧虑。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李壁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这一时期的李壁,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早年曾担任地方官员,后因直言不讳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大事。他的诗歌作品,尤其是《再和雁湖十首》这一系列诗篇,充分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