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豆子和豆茎本是同根生长,为何要如此急迫地互相煎熬呢?

去完善
释义
豆萁:豆茎,这里指燃烧豆茎作为燃料;釜:古代的一种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上片通过“煮豆燃豆萁”的场景描绘,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暗示了兄弟之间残酷的权力斗争。下片则点明主旨,“本是同根生”直抒胸臆,质问这种自相残杀的荒谬与不公。整首诗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语言朴实却震撼人心,令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著名文人曹植在魏文帝黄初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在这一年里,曹植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他从一个备受宠爱的皇子,沦为一位远离权力中心的闲散贵族。这一变故让曹植深感世事无常,人情的冷暖和权力的无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尚未稳固。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开始对兄弟展开政治迫害。曹植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因言辞不慎被贬为鄄城王,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机会。在这段人生低谷期,曹植以诗文抒发内心的感慨,创作了《七步诗》等名篇。
诗中以豆子、豆杆、豆叶三种物品的形象,比喻兄弟之间的争斗以及萁在釜下的煎熬。这是曹植对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家族内部的矛盾的一种隐喻和象征。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曹植的才华横溢,也感受到了他对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深深的无奈与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