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然而你的胸怀始终紧闭,我又该依靠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宕子:指长期漂泊在外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一位思妇的视角展开,细腻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悲哀。开篇通过“明月照高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用“愁思妇”引出主题,并借她的自述道出了夫妻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两人地位悬殊以及难以相逢的命运。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与无助的哀怨。整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既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真挚,也折射出作者对于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三国时期,曹植一生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此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困顿的时期。因与兄长曹丕的政治斗争失败,被贬至偏远之地,内心充满忧思与苦闷。这首《七哀》借思妇之口,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诗中的离别之痛、相思之苦,实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隐喻,寄托着他对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