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江南曲

标题包含
相和歌辞。江南曲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翃(?-788年),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韩翃年轻时以文才著称,与李端、卢纶等文人交游甚密,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在朝为官期间,韩翃直言敢谏...查看更多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译文
长期雨水滋润花儿低垂枝条渐渐消落,江城的黄昏美景也适合邀请朋友共赏。春天的楼房窗户不再紧闭,绿意盎然的生命力四处弥漫,而小桥在流水回环间曲径幽深。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释义
1. 长乐:古代地名,此处可指代富饶繁华的地方;2. 花枝雨点消:形容春雨滋润鲜花的景象;3. 江城:江边的城市,此处可理解为江南水乡;4. 好相邀:热情邀请他人一起欣赏美景;5. 春楼:春日里的楼阁;6. 不闭葳蕤锁: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景;7. 绿水:清澈的河流;8. 回通宛转桥:蜿蜒曲折的桥梁。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赏析
《相和歌辞。江南曲》是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象。首句“长乐花枝雨点消”通过描写春雨过后花朵的清新脱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而第二句“江城日暮好相邀”则意味着在春天的傍晚时分,人们可以邀请朋友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第三句“春楼不闭葳蕤锁”形象地描述了春天里楼阁的生机盎然,同时表现了春天的自由与活力。最后一句“绿水回通宛转桥”则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生机勃勃和温馨的氛围,充分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韵味。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江南曲》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即公元762年至826年之间。在韩翃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郎等重要职务,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然而,在他创作这首《江南曲》时,他可能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一个低谷,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阶段,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江南地区作为唐朝的经济和文化重镇,以其美丽的水乡风光和富饶的物质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韩翃作为一个有丰富生活阅历的诗人,他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