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标题包含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能办否,径须归共白鸥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小雨淅沥,听着这声音我无法入睡,只能和灯火交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乐趣,同时也对远方的江山产生情感。亲人来访让我非常高兴,但我离开时的牵挂让我担忧。或许我可以住在孟家的小花园,那里有我喜爱的海鸥相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潇潇雨:形容风雨急骤的样子。 2. 对床:在卧室床上面对面交谈。 3. 小语:低声细语。 4. 灯前:灯光下。 5. 诗礼:诗书礼仪,指文化修养。 6. 真自乐:真的很快乐。 7. 若为情:难以表达的感情。 8. 远来:从远方来。 9. 正觉:明显感觉到。 10. 亲颜:亲人的容颜。 11. 别去:离别离去。 12. 其如:如同。 13. 心事惊:因为心中忧虑而感到吃惊。 14. 孟氏小园:孟母三迁的故事中的小花园,用来比喻母亲的居住地。 15. 能办否:能否准备妥当。 16. 径须:直接需要。 17. 白鸥盟:与白鸥为伍的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相聚,共度欢乐时光的场景。开篇以“潇潇雨”和“对床声”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接下来的“小语灯前睡不成”则表现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交谈,无法入睡的情景。而“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则是作者对于自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自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远方的家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诗句“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则是表达了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对即将离别的忧虑。最后一句“孟氏小园能办否,径须归共白鸥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的渴望,希望能够在孟氏的小园中过上与白鸥为伴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而诗人孙应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诗人的成长过程中,他见证了南宋社会的诸多问题,这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作为一名文人,他无法直接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去,只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在母亲生日之际,因为战乱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无奈和忧伤。他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家庭的温暖和自己的乡愁,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