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八
家有园池乐寿康,浮云富贵利名场。
栏栽药相扬楼美,坛植花王姚魏良。
忘机久结盟鸥社,得意闲观狎鹭塘。
提壶挈榼堪游赏,家有园池乐寿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有一个家庭花园和池塘,这是我快乐的源泉和健康的保障。名利场所上的浮云像富贵一样让人向往。在栏杆上种植着美丽的药草,在平台上种满了花朵,特别是那些以姚黄魏紫著称的珍品。我非常愿意与海鸥这样的朋友建立长久的友谊,心情愉快时还可以看看水边的白鹭。带上我的酒壶和餐具,尽情地享受这个花园里的美景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乙丑: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一种,表示年份。
2. 徐经孙:南宋诗人,字纬伯,号秋水,有诗才,但壮志难酬。
3. 乐寿康:指快乐、长寿和健康,寓意生活美满。
4.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名利如过眼云烟。
5. 药相:中草药的统称。
6. 扬楼: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楼阁高耸。
7. 花王:指花的王者,比喻牡丹等美丽的花卉。
8. 姚魏良:指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9. 忘机:形容心无杂念,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10. 盟鸥社:与鸥鸟为友的隐居生活。
11. 得意:感到满足和快乐。
12. 狎鹭塘:与鹭鸟嬉戏的水边。
13. 提壶挈榼:拿着酒壶和食盒,准备游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家有园池乐寿康”开篇,展现出家庭中充满快乐和健康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家庭中的美景,如种植药材的栏杆、栽种花卉的露台,以及湖泊上的鸥鸟,展现出家庭的美好与宁静。诗人希望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可以忘掉烦恼,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八》是南宋诗人徐经孙在公元1249年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正值南宋末年的乱世时期,此时金朝已被元朝取代,北方疆土沦陷,南方的南宋朝廷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徐经孙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既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又流露出希望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来获得内心宁静的愿望。在这个特殊时期,徐经孙经历了人生诸多挫折和不幸,仕途受阻,壮志难酬,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退隐田园、悠游林泉的向往。
此外,诗人还受到了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宇宙观和历史观。邵雍认为自然规律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提倡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内心平和的境界。徐经孙在这首诗中将邵雍的思想融合进自己的人生感悟之中,从而使诗歌富有哲理韵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