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七
家有园池乐寿康,晴檐曝日小春阳。炉存榾柮火难过,𧣴酌芹蔬味更长。更觉寒威潜出户,便令和气复连床。团圆家庆堪图写,家有园池乐寿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里有个园林池塘供我享受安乐长寿,晴朗的日子阳光从屋檐洒落温暖如初春的阳光。炉火旺盛让人倍感温暖,就着芹菜和蔬菜烹煮的酒味道更是悠长。更觉得那寒气悄悄溜出门外,把和煦的气氛带回到床上。家庭团圆的场景值得描绘,因为家里有园林池塘可以享受安乐长寿。
去完善
释义
1. 乙丑: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
2. 三月十二夜:农历三月的第十二天。
3. 梦得:在梦中得到或想到。
4. 家有园池乐寿康:家中拥有园林水池,享受着健康快乐的时光。
5. 晴檐曝日:阳光照射下的屋檐下。
6. 小春阳:春天的温暖阳光。
7. 榾柮火:木炭燃烧产生的火光。
8. 𧣴酌芹蔬:享用新鲜的蔬菜和美酒。
9. 寒威:寒冷的威力。
10. 和气:融洽的氛围。
11. 连床:彼此靠近的床铺,这里指代亲密的关系。
12. 团圆家庆:全家团圆庆祝的时刻。
13. 堪图写:值得用图画记录下来。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恬淡宁静的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家庭环境、日常琐事等细节,展示了家族间的和谐与幸福。“家有园池乐寿康”既是诗题,也是诗的结尾,起到了呼应和总结的作用。诗人通过对家中花园水池的日常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七》是南宋诗人徐经孙在乙丑年(公元1269年)三月十二日夜晚所作。当时正值宋元交替之际,北方中原地区正处于金朝统治下,战乱频发,民生疾苦。然而南方却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为徐经孙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土壤。
在这一年里,徐经孙身处官场,但因眼见百姓疾苦、战争摧残,心中充满忧虑和悲愤。这一时期,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从政事到民情,从国家命运到家国情怀,都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诗歌创作空间。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以表达家和国的愿望为主旨,强调家庭和睦、国泰民安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