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七

标题包含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七
活水一溪如玉莹,好山四面似螺堆。 个中自足归吾老,莫待北山文勒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条小溪的水清澈如玉石般,四周环绕的山峦如同海螺堆叠在一起。这里的美景足以让我安详地度过晚年,不需要等待在山北的文字被解读出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湘:县名,位于今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 2. 奉议:官职名称,即“奉议郎”的省称,宋朝时期设置,负责向皇帝建言献策。 3. 孙敷山:人名,具体生平不详。 4. 归田:指辞官回乡。 5. 十咏:诗的一种体裁形式,全诗共十首,每首都以不同的主题表达情感。 6. 活水:流动的河水或泉水。 7. 好山:美丽的山景。 8. 螺堆:形容山丘如同螺壳般层层堆积在一起。 9. 个中:指代诗中所描绘的风景中。 10. 自足:指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11. 归吾老:回到我的老年生活。 12. 莫待:不要等到。 13. 北山文勒:比喻求取功名利禄的场所。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七》中,诗人徐经孙巧妙地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首先,他用“活水一溪如玉莹”来形容家乡的溪流,清澈的溪水就像晶莹剔透的玉一样迷人。接着,他通过“好山四面似螺堆”来描述四周环绕的山峰,将它们比喻成层层叠叠的螺壳,形象地展示了山的形状和特点。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在这里度过余生的心愿,认为这里已经足够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不需要等到在别处获得更多的功名和地位再回来。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七》是南宋诗人徐经孙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左右,此时的徐经孙已经年逾花甲。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国子祭酒、太常寺卿等职位,但因直言敢谏,触怒了皇帝而被罢官。此后,他隐居于湖南湘阴,过着半官半民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对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对外,金人入侵,国家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寄情于山水田园,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徐经孙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官场沉浮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真实情况。 这首诗是徐经孙在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孙敷山退隐田园的赞美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