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余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孔子诞生于山东,儒家之风熏陶着经典文献。犹如龙驾般回到故居,凤凰般的品德传颂他的遗风。进入其学堂如神明在侧,参加其讲堂如同聆听音乐。可以预见儒家之道将得到弘扬,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发扬光大。
去完善
释义
1. 奉和圣制:指臣下和皇帝唱和的作品,这里指的是应皇帝之命创作诗章。 2. 经邹鲁:经过邹县、鲁县,这里指的是前往祭祀孔子的地点。 3. 祭孔子应制:指遵照皇帝的命令去祭祀孔子。 4. 孔圣:对孔子的尊称,意为儒家学派的圣人。 5. 家邹鲁: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鲁是孔子晚年居住并创立儒学的地方。 6. 儒风:儒家的风气。 7. 蔼:烟雾弥漫的样子。 8. 典坟:经典文献。 9. 龙骖:天子乘坐的马车。 10. 回旧宅:回到孔子以前的居所。 11. 凤德:比喻圣人的品德。 12. 咏余芬:歌颂孔子的美德。 13. 入室:表示深入学习和理解。 14. 神在:神灵降临。 15. 升堂:表示领悟到高深的道理。 16. 悬知:预知。 17. 一王法:一种君主治理国家的法则。 18. 待明君: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实行这种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儒家发源地邹鲁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出尊孔敬儒的风貌,以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首联点明孔子的家族源流和儒家风范;颔联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回到孔子故居的情景,赞美了孔子的道德风范;颈联通过“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的形象描述,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尾联则寄望君王能秉承儒家之道,使国家昌盛繁荣。全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是唐朝文学家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此时,唐玄宗正进行一场盛大的祭祀孔子的活动,以彰显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 在创作此诗时,张说正值政治生涯的顶峰,曾任宰相一职,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重用。然而,这也让他卷入了宫廷权力斗争,一度被贬为地方官员。这次祭祀孔子的活动,对于张说来讲,既是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也是借此机会为自己澄清冤屈,祈求皇帝对他的信任。 与此同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家富强,文化繁荣。唐玄宗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儒家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说创作的这首诗歌,既表达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