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旧游

标题包含
忆旧游
忆求无何乡,了在赤谷村。 仙人居其中,将往问所存。 日入蒙汜宿,石烟抱山门。 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猨。 堂上白鹤翁,神清心无烦。 斋心侍席前,跪请长生恩。 云昔崆峒老,何词受轩辕。 从星使变化,任日张乾坤。 若到旧乡里,宛如曾讨论。 风移嵓花气,珠贯金经言。 凉夜惜易尽,青烟谢晨喧。 自唯腥膻体,难久留其藩。 几世身在梦,百年云无根。 悠悠竟何事,愚智相忧冤。 叹息几晚寤,蒙师招其魂。 至今瑶华心,每想清水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唐朝时期文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与韩愈、张籍等人交往密切。 鲍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思念那无忧无虑的地方,它在繁华的市井之外。 神仙们居住在那里,想要拜访却寻不到他们的踪迹。 太阳落下,夜空中繁星点点,山间弥漫着薄雾。 明亮的月光久久不落下,照亮半山腰和山间的猿猴。 殿堂之上,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神清气爽,心无杂念。 心怀敬意地来到他面前,虔诚地祈求长生的恩赐。 回想起当年那位崆峒山的老者,以何种言辞接受了黄帝的拜访。 他们听从星辰的指引,掌握日月的变化,编织乾坤宇宙。 若是能回到曾经的故乡,仿佛还能一起探讨天地之道。 风吹过山间岩缝中的花朵,留下淡淡的花香;经文如珠玑般串起,字字珠玑。 珍惜这凉夜的宁静,在这青烟袅袅、晨喧渐远的时候。 知道自己这个满身俗气的人,无法在此长久停留。 或许这一生都在梦境中度过,百年人生也不过像浮云一样没有根基。 到头来,终究是愚昧与智慧一同忧虑。 感叹着过去的日子,难以入眠。 蒙受老师的教诲,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到如今,心中仍念着那清水之源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无何乡:指无忧无虑的生活或理想之地,这里具体指诗人在赤谷村追求的精神家园。 2. 赤谷村:相传为唐朝道士修炼的地方,位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3. 蒙汜:古代水名,也叫汜水,这里象征太阳落山之处。 4. 石烟:烟雾弥漫的石洞景象。 5. 白鹤翁:比喻生活宁静、心态平和的老人。 6. 斋心:指保持内心清静,以便更好地接受神灵的启示。 7. 崆峒老:指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仙人广成子,生活在崆峒山上。 8. 轩辕:即黄帝,传说中中国的始祖。 9. 星使:神仙使者。 10. 日张乾坤:指自然规律推动世界发展。 11. 嵓花气:岩洞中花香的味道。 12. 金经言:佛经中的教诲。 13. 凉夜:清凉的夜晚。 14. 青烟:庙宇里祭祀时的烟火。 15. 腥膻体:指凡尘俗世的肉体。 16. 藩:保护、庇佑。 17. 瑶华心:心灵如同美玉般纯净。 18. 清水源: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精神源头。
去完善
赏析
《忆旧游》是一首描绘仙境生活的诗,通过对鲍溶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超脱凡尘俗世的愿望。 开头两句“忆求无何乡,了在赤谷村”,表达了诗人向往仙境、追寻理想的精神诉求。接下来的诗句如“仙人居其中,将往问所存”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尘世之外寻找仙人的决心和信念。 接下来,鲍溶通过描绘日暮时分、明月高悬的场景,展现出一派宁静致远的意境,从而凸显出神仙居所的奇妙与美好。诗中的“白鹤翁”形象代表了一种心境明澈、心无烦恼的超然状态,这种境界让诗人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 此外,诗中提及了上古神话人物及事件,如崆峒老、轩辕等,表现了诗人试图将个人的修仙之梦融入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而诗中的“从星使变化,任日张乾坤”则是鲍溶对自己修炼成果的高度自信,他坚信自己经过努力定能达到超凡的境界。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境界的追求,表达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反思。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修行成果的信心以及立志成仙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旧游》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德宗时期(公元780-805年)。此时唐朝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动荡不安。而鲍溶也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 作为文人墨客,鲍溶一生追求功名,但命运多舛。他曾入仕为官,却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在这首《忆旧游》中,鲍溶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原地区正处于战乱之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鲍溶在诗歌中也表达了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