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词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
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女如同荷花般美丽,在清澈的水边洗衣服。忽然间觉得春天的到来,但却不敢去思念那位英俊的男子。即使那位英俊的男子愿意让我去思念,他也宁愿来到这溪流边洗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越女:指古代越地的女子,此处泛指江南地区的女子。
2. 芙蓉妆:指女子的妆容如同出水芙蓉般美丽。芙蓉,即荷花。
3. 浣纱:洗衣的动作,这里指越女在溪水边洗衣服。
4. 清浅水:清澈的溪水。
5. 春心:春天的心情,此处指越女愉快的心情。
6. 君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越女心仪的男子。
7. 纵:即使,纵然。
8. 宁:岂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早晨,一位美丽脱俗的越女正在河边浣纱。她的装束如同出水芙蓉,清雅宜人。忽然之间,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内心涌起了莫名的情感,但她又不敢过多地思念那些君子们。即使君子们愿意接受她的思念,他们也不大可能来到这清澈的溪水边。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越女内心的纯洁与羞涩,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待。同时,通过对比越女与君子的距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差距和隔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越女词》是唐朝诗人鲍溶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民间生活情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828年左右,当时鲍溶正游历江南地区,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鲍溶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开始远离朝堂,转向民间寻找创作的灵感。鲍溶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江南地区的游历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民间生活情景的诗篇,如《越女词》等。
在《越女词》中,鲍溶通过对越女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之美和民间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他通过观察越女的劳动场景和生活细节,感受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反映了鲍溶本人在当时社会动荡时期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