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程克庵县尉 其二

标题包含
赠程克庵县尉 其二
冷署依山小,瓜蔬绿满篱。廉蒙长吏厌,贤得县胥欺。有讼皆持法,惟情不敢私。徒行张盖少,谁识是官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冬天里,山村的小屋背靠青山,绿色的蔬菜布满篱笆。因为不被上级喜欢,他被调到了一个偏远的岗位。贤良的人却受到同事的欺负。所有案件都要依法处理,丝毫不敢偏袒。他走路办事,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谁能知道这就是那位公正无私的官员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冷署:指官员冷清的办公地点或官署; 2. 依山小:靠山的地势较低的地方; 3. 瓜蔬绿满篱:瓜果蔬菜生长在绿色的篱笆间; 4. 廉蒙长吏厌:廉洁而受到上司的厌恶; 5. 贤得县胥欺:被有能力的下级欺骗; 6. 有讼皆持法:办理案件时都依据法律; 7. 惟情不敢私:按照情理处理事务而不敢偏私; 8. 徒行张盖少:步行巡查的次数不多; 9. 谁识是官司:谁知道这是公务职责的体现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县尉程克庵的清廉形象。首联“冷署依山小,瓜蔬绿满篱”描述了办公环境的简陋和亲民,显示出其远离繁华、躬身实践的质朴作风。颔联“廉蒙长吏厌,贤得县胥欺”,表明程克庵因为过于清廉而受到同僚嫉妒,同时贤明的作风也让下属敬畏。颈联“有讼皆持法,惟情不敢私”表现了他的公正不阿,对于公事都以法律为依据,绝不感情用事。尾联“徒行张盖少,谁识是官司”则表达了他身为官员却并不张扬,平凡的装束使得人们很难认出他是个当官的,进一步凸显了他的高风亮节。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廉洁奉公、谦恭为民的官员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程克庵县尉 其二》是何绛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清朝顺治末年(大约公元1659年)至康熙初年(大约公元1663年)之间。在这期间,正值明清更迭,社会动荡不安。 当时的何绛,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经历了明清鼎革的沧桑巨变。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甚至一度被捕入狱。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乱世中的民众疾苦,也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时代背景方面,康熙初年,虽然清朝已经建立,但政权尚未稳固,各地反清复明势力仍在活动。此外,由于战乱和饥荒,民生疾苦,社会秩序混乱。在这种背景下,何绛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