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谢公在那年辞世时已然长埋黄土之中,而那对曾经伴随他的白鹤如今仍在玉楼边。如今它们已不复当年的风采,红色顶羽混杂着荒草,白色羽毛在凋零的小池塘边。蓬莱仙境的路已经隔断,故人何处寻?只有深情的云水和未离开的我。如果他日有幸来到华表之上,定当会见到更多和令威一样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谢公:指东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这里用谢安的典故表示怀念过去的隐逸生活。
2. 松楸:松树与楸树,常用于墓地。这里指谢安的墓地。
3. 双鹤:古代常用仙鹤象征高洁的品质和长寿的生命。这里可能寓意曾经的友人。
4. 玉楼:豪华的楼阁。这里可能是诗人当年畅游的地方。
5. 朱顶巑岏:红色的小山,这里形容鹤顶红艳。
6. 荒草:指时间流逝,昔日繁华已不在。
7. 小池: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事件。
8. 蓬瀛:蓬莱山和瀛洲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表示理想中的仙境。
9. 华表:古代立于宫门前的石柱,上有横贯的短梁。这里象征人间与天堂的分界。
10. 令威:传说中辽东人丁令威在灵鹫山学道成仙,化鹤而归。这里比喻诗人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以“双鹤”为线索,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双鹤的描绘,以及表达出自己的深情感慨,表现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全诗语言华丽、用典丰富,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是唐朝诗人李远所作。诗中的“双鹤”代表着过去美好的时光和故人,诗人重游故地,看见双鹤勾起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此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这是李远人生中较为失意的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在这个时期,他常常回顾过去,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贞元年间,唐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皇帝对政权的掌控能力减弱,宦官和藩镇势力逐渐崛起。文人墨客们在此时也纷纷感叹世事无常,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李远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