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即事寄友人
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
瑶台钟鼓长依旧,巫峡烟花自不同。
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
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大街千年间已人事全非,如今再次来到这个古老的城区。
华丽的舞台上依然钟鼓齐鸣,但此处的风景与彼时的巫山已是截然不同。
昔日的深情已化作满腹怨言,新的景象又令人陷入无尽的忧愁。
什么时候能再次陪同那个执着的刘郎,去欣赏那满树的桃花?
去完善
释义
1. 绮陌:繁华的街道。这里指长安城的大街。
2. 断蓬: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3. 凤城:长安城的别称。
4. 瑶台:传说中西王母的宫殿,这里借指皇宫。
5. 钟鼓:古时的乐器,用于报时或祭祀等场合。
6. 巫峡: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之间的长江三峡之一,因传说中的巫山神女而得名。
7. 烟花:泛指春景。
8. 千结故心:形容思念之心郁结难解。
9. 万条新景:形容春天的景物繁盛。
10. 刘郎:指东汉时期刘晨,传说他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仙。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11. 夭桃:指桃树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长安即事寄友人”,是诗人李远在游览长安时寄给友人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意为长安千年的繁华街道犹如断梗飘蓬,如今又再次来到凤凰城的东头投宿。这里以“断蓬”比喻长安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古都长安的感慨之情。
颔联“瑶台钟鼓长依旧,巫峡烟花自不同。”意为长安城中的瑶台宫殿依然保持着钟声悠扬、鼓声激荡的景象,而巫山峡的烟花景象却已大不相同。这里通过对长安城内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意为无数旧的思念化作怨怼的罗网,万千新的景致成了忧愁的牢笼。这一联抒发了诗人对旧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意为什么时候能再陪着刘郎一起去看看,那桃树盛开的美景又会再次出现在眼前。这里以“刘郎”代指友人,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度相聚的愿望,以及共同欣赏美好景色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即事寄友人》是唐朝诗人李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正是唐朝盛世的末期,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远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因科举不第而郁郁寡欢,但又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他曾在长安担任御史台官员,但因直言不讳,揭露权贵,遭到排挤,后被贬为地方官。在这种人生际遇下,李远通过对长安城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那个时代,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聚集。然而,随着盛世的衰退,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逐渐激化,这也为李远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到了长安城中的种种现象,并通过诗歌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