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标题包含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祗是含酸对影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在寺庙的最高处漫步,绿树茂密的枝叶遮盖了西边的走廊。游人在飘渺的红衣中凌乱,座上的客人却悠然自得仿佛时间漫长。离别之后很快成为了庄子般的梦境,接到来信却得知好友已经离世。未来如果再有机会相伴同行,也只能独自默默面对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萧寺:指佛教寺庙。这里可能是指南京的鸡鸣寺或萧山的天兴寺。 2. 曾:曾经。 3. 最上方:佛教用语,指佛法的最高境界。 4. 碧桐:绿色的桐树。 5. 西廊:寺庙西侧的长廊。 6. 缥缈:形容人影或物影若有若无的样子。 7. 红衣:泛指僧人的袈裟。 8. 座客:在座的宾客。 9. 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10. 白日:阳光。 11. 庄叟梦:庄子梦蝶的典故,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 12. 书来:来信。 13. 忽报:突然告知。 14. 惠休:南朝诗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他的诗才或品格。 15.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16. 若:如果。 17. 相随去:一起离去。 18. 祗是:只是。 19. 含酸:感到心酸。 20. 对影堂:悼念死者的祠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寺庙中的相聚与离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的友人的哀悼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先描述了他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其次表达了自己失去挚友的痛苦和无奈。诗人用庄叟梦、惠休亡等典故表达对生命的无常和无奈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是唐代诗人李远的作品,创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当时李远在政治生涯中并不得意,而明上人的逝世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士大夫们往往通过佛、道等宗教信仰来寻求精神寄托。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可能也与明上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一起在禅宗思想的熏陶下追求心灵的解脱。然而好景不长,突然听闻明上人的离世,诗人不禁悲痛欲绝,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寄托哀思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