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雁

标题包含
咏雁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点离开这沙漠之地吧,朝南方飞翔,到处都是可以栖息的地方。沿途高山万水、风雪交加,风吹雨打使你们的羽毛受损伤。 在大海的那一边,你们的心意应该早已断绝,而那繁华的红楼之中,传递消息的机会也日渐稀少。我不知道在危险的境地之外,还有多少鸟儿能够安全地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早:早晨。 2. 晚:晚上。 3. 沙漠:沙石覆盖的大片土地,常指北方或西北部地区。 4. 南来:向南飞来的大雁。 5. 处处:各地。 6. 关山:险要的山路。 7. 雨雪:雨雪交加的天气。 8. 风水:风和水,此处比喻天气状况。 9. 损:损害。 10. 毛衣:鸟类的羽毛。 11. 碧海:大海。 12. 魂:灵魂。 13. 应:应该。 14. 断:断绝。 15. 红楼:红色的楼房,这里泛指闺房。 16. 信:信息。 17. 自:自然。 18. 稀:稀少。 19. 不知:不知道。 20. 矰缴:捕鸟的器具。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雁”作为主题,抒发了别离、乡愁和伤感的情感。首联描绘了大雁在清晨或傍晚时分离开荒漠的场景,南方各地均有它们的踪迹,表现了雁群飞行之广,离乡别土之艰辛;颔联表达了雁群长途跋涉的艰辛,穿越关山险阻,经受风吹雨打,羽毛受到损伤,展示了雁群坚韧的性格和对生存的渴望;颈联则凸显了雁群的情感寄托,远离碧海的家乡,失落了灵魂归宿,红楼中的亲人消息稀少,传达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尾联则揭示了人类活动的威胁,在各种弓箭射程之外,又有多少大雁能够安全返回呢?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雁》是唐代诗人李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和作者对它们的感慨。作品主要通过大雁的迁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身的离别之情,以寄托故土难归、亲人难聚的乡愁主题。 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欣赏。 李远在唐德宗至宪宗年间担任过刺史、观察使等地方官职,但他因为仕途不顺,经常受到排挤,生活颇为坎坷。在他担任地方官期间,曾多次与家人分离,这使他深切体会到了离别的痛苦。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这首《咏雁》所传达的思念家乡、渴望团圆的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