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友人

标题包含
赠友人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城的烟雾弥漫,让我想起许多思绪,我曾走过刘郎住过的地方。 在明亮的烛光下,我尽情地喝酒;在悠扬的玉箫声中,我已经听过了美妙的歌曲。 美丽的女子珍惜地看着那疲惫的马儿,而富有的公子则深情地向那些美丽的女子望去。 今天我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发现巷子已经变了模样,只有那围墙旁的梧桐树依旧绿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1. 凤城:即京城。这里指唐朝的京城长安。 2. 刘郎:这里指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曾任朗州司马等职。此处“刘郎住处”指的是刘禹锡在京城的住所。 3. 银烛:用银装饰的烛台,表示华贵。 4. 玉箫:用玉石制作的箫,寓意高贵。 5. 看嘶马:看着嘶鸣的马儿。这里是形容离别时的情景。 6. 翠蛾:绿色的画眉鸟,这里用来比喻美女的眼睛。 7. 婆娑:形容枝叶扶疏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相聚的情景。首联以“凤城烟霭”开篇,暗示诗人所处的繁华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则通过描绘筵席上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友情的深厚。颈联则通过描述佳人与公子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诗人的才情。尾联则以“门巷改”和“出墙桐树绿婆娑”作结,寓意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从而强调了珍惜当下、友谊长存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友人》是唐朝诗人李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李远正生活在京城的繁华景象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李远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发展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友情的珍视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一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繁荣,但由于皇权的腐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已经暴露出衰败的迹象。在这种背景下,李远通过与友人的交往,抒发自己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