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弘文杜校书

标题包含
赠弘文杜校书
高倚霞梯万丈余,共看移步入宸居。 晓随鹓鹭排金锁,静对铅黄校玉书。 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这首诗描绘了皇宫的高大壮丽,表达了皇帝对文学的重视以及对才子们的期待。在现代白话文中,我们可以将其译为: 矗立的宫殿如同倚靠在天际的云梯,我们共同见证着皇帝入住的时刻。清晨,如同凤凰和鸾鸟般的官员们排队进入皇宫,静谧的环境中校对着文学经典。远处,烟雾弥漫笼罩着树林,清澈的钟声回荡在宫殿的前庭。我还听说皇帝本人也擅长文学创作,真希望有机会能为他献上这篇佳作。
去完善
释义
1. 高倚霞梯:描述杜校书身处的高位。其中“霞梯”比喻高位,源自唐朝李商隐的诗句“身登青云梯”。 2. 共看移步入宸居:诗人描述与杜校书一起进入皇宫的场景。其中“宸居”指皇帝的住所,即皇宫。 3. 晓随鹓鹭排金锁:清晨,跟随群臣一同觐见皇帝。其中“鹓鹭”比喻朝官;“金锁”是指皇宫的大门。 4. 静对铅黄校玉书:安静地校对书籍。其中“铅黄”是指古代印刷术中使用的黄色印刷版;“玉书”是对古籍的尊称。 5. 漠漠禁烟笼远树:远处的树木被皇宫里的浓烟笼罩。其中“禁烟”是指皇宫中的烟火;“远树”则是远方的树林。 6. 泠泠宫漏响前除:泠泠的水滴声伴随着宫中的计时器——漏壶的声音回荡在前面的台阶上。其中“泠泠”形容声音清脆;“宫漏”是古代宫廷用来计时的装置;“前除”指皇宫前的台阶。 7. 还闻汉帝亲词赋:听说汉朝的皇帝喜欢亲自创作诗歌和散文。其中“汉帝”指的是汉朝的皇帝;“词赋”是一种文学形式,包括诗和散文。 8. 好为从容奏子虚:希望杜校书在皇帝面前从容不迫地进献他的作品。其中“从容”表示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子虚”是指虚构的事物或故事,这里代指杜校书的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远写给弘文馆校书郎杜如晦的,赞美了杜如晦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首联“高倚霞梯万丈余,共看移步入宸居”,描绘了作者与杜如晦一同登上高位,进入皇宫的景象,表现了二人友情深厚,同时也暗示了杜如晦的地位崇高。颔联“晓随鹓鹭排金锁,静对铅黄校玉书”,描述了杜如晦在清晨时分与其他官员一起参加朝会,安静地校对书籍的场景,表现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业务能力。颈联“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通过描写皇宫内烟雾笼罩、树木朦胧的美景,以及宫中清脆的滴漏声,展现了杜如晦工作环境的宁静与优雅。尾联“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以汉代皇帝喜欢亲自阅览诗词歌赋为例,鼓励杜如晦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朝廷效力。全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杜如晦的人格魅力和卓越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弘文杜校书》是唐代诗人李远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公元780-840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远(生卒年不详),字求古,一作承古,宜州人,唐代诗人。他曾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官职,后遭贬谪,晚年隐居庐山。李远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为主,作品多为五言和七言古诗。他的诗歌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在《赠弘文杜校书》这首诗中,李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文学事业的热爱。他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品格,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李远个人的经历有关。在当时的中唐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成为风气,而李远本人也曾担任过文官,因此他对文学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此外,李远曾被贬谪,这可能使他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远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命运的沉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