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悲铜雀台

标题包含
悲铜雀台
西陵树已尽,铜雀思偏多。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 影销堂上舞,声断帐前歌。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陵的树木已经不复存在,但铜雀台的思念仍然很多。雪花浓密得让人怀疑那是楼阁的影子,花开的时候让人想到华丽的丝绸和绫罗。 堂上的舞影渐渐消散,帐前的歌声也中断了。只有漳河的水,年复一年,依旧是那绿悠悠的颜色。
去完善
释义
1. 西陵:指位于长安西北的西汉皇陵。这里是代指皇陵所在地。 2. 铜雀:指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所建的亭台。这里也是代指曹操。 3. 楼阁:古代供游览、休息的建筑物。 4. 绮罗:丝绸衣物,是古代贵族衣着的重要材料。 5. 影销:光影消散。 6. 帐前歌:古时的歌舞表演,常在皇帝的帷帐前进行。 7. 漳河:流经河北、河南的一条河流。
去完善
赏析
《悲铜雀台》是晚唐诗人李远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诗以“悲”为主线,通过描写铜雀台的景色、人物活动以及周围的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西陵树已尽,铜雀思偏多”,点明了诗的主题——悲。诗人以西陵树作为历史遗迹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感慨。同时,用“铜雀思偏多”表达了诗人对铜雀台的深厚情感,为后面的描绘铺垫了感情基调。 颔联“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描绘了铜雀台的景色。通过积雪和鲜花的描绘,展现了铜雀台曾经的繁华与美丽。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留下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颈联“影销堂上舞,声断帐前歌”,描述了铜雀台上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舞蹈和歌声的描绘,展现了铜雀台的繁荣与奢华。然而,这些美好的场景都已消失,只剩下诗人无尽的哀愁。 尾联“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通过对漳河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漳河水依然流淌,而铜雀台却已物是人非,这使诗人更加感到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 总的来说,《悲铜雀台》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诗以“悲”为主线,通过描写铜雀台的景色、人物活动以及周围的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悲铜雀台》是唐代诗人李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汉末年铜雀台的感慨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诗歌创作繁荣,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2. 人生际遇:李远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但据史料记载,他曾任池州刺史,后因病辞官,回到家乡隐居。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3. 时代背景:唐朝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李远的这首诗正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