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标题包含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移居新竹已堪看,㔉破莓苔得几竿。圆节不教伤粉箨,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搬到新竹住已经看得惯了, 把苔藓推开得到几根竹子。不要让它伤了绿色的笋壳, 不要让渔夫第一个发现,先让它充满在红色的栏杆上。
去完善
释义
1. 金仙观:道教宫观名。 2. 移竹:将竹子移栽到别处。 3. 堪:可以。 4. 破莓苔:指清除莓苔以使竹子生长。 5. 得几竿:得到几根竹子。 6. 圆节:指竹子刚出生的嫩芽。 7. 粉箨:竹笋的外壳。 8. 第一:首要。 9. 莫教:别让。 10. 渔父:渔夫。 11. 萧飒:萧条凄凉。 12. 朱栏:红色栏杆。
去完善
赏析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是唐朝诗人李远的一首咏竹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眼中邻人移植竹林的景象,通过对竹子形态和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竹林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移居新竹已堪看”,以简洁的笔墨点明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新种植的竹子充满了好奇和欣赏。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破莓苔得几竿”,暗示出竹林生长在一片繁茂的莓苔丛中,体现出竹子的顽强生命力。 三、四两句“圆节不教伤粉箨,第一莫教渔父见”,用拟人手法表现出了竹子的特点和价值。诗人强调竹子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避免受到损伤,隐含了对竹子的珍视。同时,他又告诫竹子不要过于张扬,以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两句诗既赞美了竹子的品质,又展现了诗人谦逊的心态。 结尾一句“且从萧飒满朱栏”,以富有动感的笔触收尾,呈现出诗人眼中竹子的美好画面:竹叶在风中摇曳生姿,翠绿的色彩映照在红色的栏杆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自然的敬畏,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感悟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末年,大约在公元907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即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战争频发,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尽管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诗人李远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李远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生活艰辛。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看到邻居从金仙观移植竹子时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