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羽林郎

标题包含
羽林郎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鹰走马长楸阴。 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 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黄须儿战邺下军,白袍兵劫花门寨。 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 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朝的士兵们被称为羽林,他们在长楸树下训练骑马和射箭。他们被选拔加入光禄籍,作为皇帝身边的护卫,每天都要花费国库的金钱。 听说外敌骑兵侵犯边关的消息,朝廷立刻派遣六部的优秀子弟去抵御。黄须儿在邺城与敌军激战,白袍兵则在花门寨救援。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勇士转战沙场,直到外敌被消灭。 当战争结束后,战士们被封侯并获得丰厚的奖赏。虽然他们成为了国家的英雄,但在皇宫里,他们仍然是那个曾经的小男孩。
去完善
释义
《羽林郎》: 此诗描绘汉代羽林军的英勇形象和他们的战斗事迹。 1. 汉家官兵名羽林: 指汉朝的精锐部队羽林军。 2. 臂鹰走马长楸阴: 描述羽林军的将士们身披戎装,臂挽猎鹰,跨马驰骋的场景。 3. 选填并隶光禄籍: 指挑选士兵补充羽林军,隶属于光禄勋管辖。 4. 宿卫日费司农金: 指出负责宿卫工作的羽林军需要充足的物资供应,花费巨大。 5. 遥闻虏骑前犯塞: 指听到敌人骑兵侵犯边境的消息。 6. 六部良家人不耐: 形容众多优秀的勇士忍无可忍,要奋起抗击外敌。 7. 黄须儿战邺下军, 白袍兵劫花门寨: 借用东汉末年张郃击败乌桓的故事,描绘了英勇的羽林军以少胜多的场景。 8. 义军转阃无已时: 指义军迅速调动出征,毫无松懈之时。 9. 就令虏得名王归: 即使是敌方首领被擒获,也要将其押送回朝。 10. 封侯起第豢醲赏, 仍是汉殿前孤儿: 形容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被封为侯爵,但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依然是皇宫前的忠诚卫士。
去完善
赏析
《羽林郎》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咏史诗。诗中描绘了汉代羽林军的英勇形象,他们在战争中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即使在胜利之后,他们仍然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诗人深感痛心。 首联“汉家官兵名羽林,臂鹰走马长楸阴”,描绘了羽林军的形象,他们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展现出国家的威严。颔联“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则揭示了他们的地位低下,即使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颈联“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表现了在敌寇入侵的时刻,羽林军挺身而出,为国家奋战的决心。而尾联“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则揭示了尽管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仍然无法得到应得的荣誉和奖赏,这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全诗通过对汉代羽林军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弊端,以及那些在战争中付出生命代价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士兵的悲惨命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羽林郎》是南宋词人吴泳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金国侵略严重威胁着南宋的政权稳定。在这个特殊时期,吴泳以文武双全的才华担任了兵部侍郎等职,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力主抗战到底。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