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在路上无法躲避飞扬的沙尘,漫长的夏日里高温令人难耐。
白昼漫长如火的云朵仿佛燃烧着石头,华丽的厅堂里的冰镇瓜果却无法带来清凉。
明月照亮了葱茏的山岭和千年的积雪,风平浪静的天河,八月的木筏悠悠荡荡。
最终还是要借助翅膀振翅飞翔,所有的烦恼又何必留恋在这人生的舞台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飞沙:指沙尘暴等大风天气中的沙子飞扬现象。
2. 长夏:漫长的夏天。
3. 那堪:难以忍受。
4. 火云:形容夏季烈日如火燃烧的彩云。
5. 烁石:使石头发光发热。
6. 华堂:富丽堂皇的大厅。
7. 冰水:用冰块冷却的水。
8. 未沉瓜:比喻天气依然炎热,西瓜未能在清凉的环境下沉降成熟。
9. 葱岭:指今帕米尔高原一带的山脉,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10. 千秋雪:形容山峰上的积雪常年不化。
11. 月明:月光明亮。
12. 天河:天上的银河。
13. 八月槎:八月为秋季,槎是指木筏,这句表示秋风开始吹起,将带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
14. 终借:最后凭借。
15. 羽翰:翅膀。
16. 乘兴:顺着兴致。
17. 烦冤:烦躁烦恼的情绪。
18. 生涯:生活经历。

去完善
赏析
《苦热》是南宋诗人王安国的一首描绘夏日炎热景象的七言律诗。首联“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形象地描绘了酷热的夏天,出门无处可躲,满眼都是飞舞的沙尘和扑面而来的热气。颔联“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描绘了炎热的白天里,太阳如火球,地上仿佛能燃烧;即便在室内有冰块降温,依然难解暑气,这表达了作者身处炎热之中无法解脱的心情。颈联“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环境的想象,月光下的雪山显得格外洁净美好,而天空平静如水,河中的木筏悠然自得,这是诗人渴望摆脱炎炎夏日的内心憧憬。尾联“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则表达出作者想要摆脱这种苦热环境的心情,通过联想雄鹰展翅翱翔的景象,暗示自己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脱离这种困境,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土。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通过描绘炎夏难耐之苦,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热》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王安国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年间,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这表面之下却隐藏着重重矛盾,各种社会问题频发,民不聊生。
诗人在此时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但仍然心系国家大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关切。在炎炎夏日,诗人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天气的炎热和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在创作这首古诗的过程中,王安国吸取了前人关于炎热天气的描绘,如唐朝杜甫的《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等,同时也借鉴了古人对苦热的感慨,如宋代范成大的《大暑》等。这些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